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隋:我杨俨,继承大统 > 第七十二章 出兵平叛

第七十二章 出兵平叛(1 / 2)

书名:大隋:我杨俨,继承大统 作者:流水的思绪 字数:2361

杨俨沉吟片刻,语重心长地说道:“朕知你面临难题,但大义不容凌驾,朕绝不能让世族私利高于国法天条。”
李世民从皇宫出来后,火速赶回到李氏族地,径直来到父亲李渊的书房禀报。
李渊抬眼看他,冷声问道:“皇上可有应允?”
李世民躬身回答道:“父亲,皇上态度坚决,臣进言无效。望父亲三思,不可轻举妄动。”
李渊脸色一沉,沉声道:“好个杨俨,反复无常!我等忠心辅佐多年,他却一心要削弱我世族,简直桀骜不驯!”
李世民稳声劝慰道:“父亲请息怒,皇上的推恩令虽损我世族利益,但对百姓确有裨益。从大局来看,静观形势,方是上计。”
李渊冷哼一声道:“你且去召集族老来商议此事,看还有何对策!”
不久,李氏族老云集在会议厅。
李世民将皇上坚持推行令的决意告知众人。
众族老哗然,个个脸色难看。
“皇上此举,简直是逼我李家反目!”族老李正满脸怒容地说道。
“我们必须联合各族,同心协力,方可对抗皇权!”族老李仁看似平静,语气却隐含着怨气。
“正是!我等务必举兵讨伐,只有玉石俱焚,方可平息吾等怨气!”族老李勇更是拍案而起,眼中透着愤慨。
众族老怒不可遏,个个言辞激烈。
李渊沉声喝道:“诸位息怒。我李家世代忠义,不能轻举妄动。且让我三思对策。”
众人听罢,虽仍气愤,也只得暂时静候李渊决定。
李世民心中忐忑,自己一心想保家业,又不愿违背皇命,左右为难。
这时,心腹统领张成走进会议厅,恭声禀报道:“公子,以,独孤家为首等多个世族已暗中串联,蓄意举兵造反。”
李世民听罢心沉,沉声问道:“他们何时出兵?可掌握确切情况?”
张成回禀道:“估计快则一个月,慢则两个月,目前正暗中积蓄军械,联络人马。”
李世民听罢张成的禀报,沉吟片刻道:“独孤家等世族意图谋反,朝廷必将镇压。我李家虽有怨言,却不能轻举妄动,拂逆圣意。”
于是对众人道:“父亲,各位族老,吾等不可参与此次叛乱,务必保全李家根基。”
世家族地内风声鹤唳,独孤家等世族终于失去耐心,联合起兵,意图逼皇上收回推恩令。
这日,皇宫内,杨俨正在查看奏章,忽然,单雄信出入禀报道:“陛下,绵衣卫探得实情,独孤氏已偷偷联合数家世族,联手兴兵,意图谏诤圣上,请求恢复旧章。”
杨俨闻言,眉头紧皱,沉声问道:“他等举兵几何?”
单雄信回禀道:“据绵衣卫密报,独孤氏已暗中积蓄军械,联络各家世族,意欲在一个月内发难,人数约十万人。”
杨俨沉吟片刻,眼神冷峻,沉声下令道:“朕知晓了。你速去传令秦叔宝,即刻整军出城,前往独孤氏族地,剿灭叛军!”
刺探领命退下,杨俨起身在殿内缓步。
“皇叔宝乃吾麾下猛将,此次必能平定叛乱,匡扶王化。朕绝不容这些腐朽势力阻挠新法!”
杨俨心中暗想。
这时城外,秦叔宝接到命令,立即集结大军出城。
“传我军令,全军披挂上马,随我速赴独孤族地剿灭叛军!”秦叔宝身披银甲,跃上战马,大喝一声。
“是!”众猛将应声上马,五百精锐部队浩浩荡荡开拔而去。
一周后,大军来到独孤族外,只见远处烟尘滚滚,叛军已在山坡之上列阵待战。
秦叔宝勒马回头,对众将士挥手道:“诸君,敌人就在眼前,今日我等要以血洗叛军的罪行!”
“吼!”众将士闻言,个个气血奔涌,呐喊声惊天动地。
大军交战的场面异常激烈,尘土飞扬,刀光剑影交织在一起,马蹄声震天动地。
秦叔宝头戴银盔,身披银甲,手持长枪,犹如一尊战神,率领着五百精锐部队勇往直前。
他的眼神赤红如火,内心燃烧着对国家和皇权的忠诚,他明白,只有将这场叛乱彻底平定,才能守护大隋天威,保卫国家的安宁与繁荣。
秦叔宝高喊一声道:“全军听令,先锋突击,分左右两路夹攻,我则率领主力压轴而上!”他的声音响彻云霄,鼓舞着士兵们的斗志。
随着他的指挥,五百军马如箭矢般冲向敌阵,刀光剑影之间,他的长枪如灵蛇般狠绝,刺向敌军的要害。
敌人中有独孤家族的人纵马迎战,但秦叔宝的枪法凌厉无比,一个个敌人纷纷被他戳落马下。
秦叔宝高声喊道:“我大隋天威不可犯,还不速速投降!”他的声音在战场上回荡,传遍了每一个角落。
叛军在他的强大压力下溃不成军,惨败而逃。
战场上,死伤无数,血流成河。
秦叔宝收兵回朝后,禀报了这场大捷。
杨俨闻讯大悦,对秦叔宝表示嘉奖。
战争结束后,京城内外为之震动。
人们议论纷纷,对于这场叛乱的平定表示赞赏,同时也对杨俨的威严和决断力折服不已。
李家众人得知大局已定,暗暗庆幸未参与此次谋反,始终保持忠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