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隋:我杨俨,继承大统 > 第一百七十九章 改革学堂

第一百七十九章 改革学堂(1 / 2)

书名:大隋:我杨俨,继承大统 作者:流水的思绪 字数:2387

现在他们已经有了活字印刷术,而且也可以印刷出成品的书册,杨俨决定进行后续的改革。
他准备进行新兴学堂的改革。
所以说现在的学习已经步入到了一定正轨,而且也有不少的莘莘学子都投入到了学业当中。
但是他还是想要把更多的知识带给这些学子们,他总觉得现在的人才还是太过于单一了。
别急后来数理化等等一切知识的发展,现在的知识几乎只有书写文章,以及表明对于国策和国论的一些看法。
基本上都是一些文字,表面上的功夫。
除此之外,那么就是修炼武将。
虽然说在这个朝代,进行文武分布已经很重要。
但是在他看来,文武还是太过于单一了。
最好还是多加入一些现代化的知识,用更多学识和方法来选拔人才,才更加的适合这个时代。
想到这里的杨俨立刻心中就已经有了打算,他毫不犹豫的直接找来了房玄龄,准备推进之后的改革。
既然现在都已经能够印刷出成品的书册来,而且根据王江所说,他接下来很可能会生产出更多的机器,来代替人员进行印刷。
那么将来印刷工作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消耗大批量的人力和物力。
那么正好,他也可以保证更多的人能有机会就学和学习。
现在之所以大批量的人没有办法彻底的解脱进行学业,正是因为家里的人员人丁稀薄。
这种稀薄和现在的不一样。
因为这个时代的生产力实在是太过于薄弱,如果他们不好好的进行农作物的开垦和种植,那么家里面很可能就会缺衣短粮。
连生活下去的基本都没有,他们怎么进行后续的学习和生产?
正是因为如此,才会让这个时代陷入到了一个个性的循环当中。
杨俨希望能够把这个循环给打破,也希望自己手底下的人能够尽快的有所突破,让他们的时代能够更加的进步。
想到这里的杨俨也明白,如果只是进行刺激学业的话,那么这条方案根本就推行不下去。
之前他之所以没有进行大批量的改革,没有引进现代化的知识,正是因为如此。
因为他明白如果经济不发展起来的话,吃饱穿暖都成问题。
就算家里面有十几个孩子,那么他们的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投入到农耕生产当中。
他们家里面也绝对不会有能力供他们出来读书和上学。
所以说他才一直把这个计划给搁置到了现在。
但是现在的王江和赵才两个人都没有辜负他的期待,他们一个已经把效率的农耕产品给推了出去。
另外的一个也成功的生产出了许多不同的机械产品,这些产品都可以进行生产制造。
而且也极大的减少了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再加上那些盐还有烟酒的推广,他们的经济也在此时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甚至有一些农民还有原本进行一些传统手工艺的人,他们也都转移到了工厂当中,进行起了生产。
而且也确实形成了一条产业链。
他们可以每月按月得到工钱,而除此之外工厂的效益也非常不错,国库也充盈了不少。
所以他觉得现在是时候把这些问题给推行出去,尽快的让所有的人能够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想到这,杨俨盯着面前站定的房玄龄。
“房玄龄,我有个政策想要推行给你,我希望你能好好的听我说,然后看有没有实施的可能。”
他说完,立刻将自己的计划简单的说了一遍。
“我希望能够推行学业,尽快让所有的学子们得到更加良好的教育。”
听到此话,房玄龄点点头,他犹豫了片刻之后才开口。
“皇帝陛下,不是我给你泼冷水。而是我觉得咱们现在生产能力,真的能够按照你所说的,让那么多的学子就业吗?”
杨俨明白他的顾虑。
毕竟凭借他们现在的生产能力和水平,虽然说确实已经比起之前要高上几倍,但是同样他们的生产能力的依靠的基础,还是有些缺乏。
他们发展现代经济的步伐只不过是推行了不到几个月而已,只是凭借他们几个月的成就,不一定将来能够稳定得住这样的经济。
房玄龄就是担心这个,所以说才不支持杨俨后面提出来的提议。
“皇帝陛下,虽然说您确实已经做出了不少的功绩,而且我也知道您正在辛辛苦苦的推行咱们的全国经济,也是希望咱们能够尽快的掌握住更多的生产资料。”
“您也希望咱们的大隋朝能够更加的强盛,所以说才希望能够生产和配备出更多的人才来。”
说完,房玄龄直接冲着杨俨跪了下来。
“但是皇帝陛下,请您恕我得罪。我觉得我们大隋朝的经济还不太稳定,现在的新兴经济模式虽然说确实超前,而且也给我们带来大批量的收入。”
“可是这并不稳定,如果一旦咱们的国民后期不需要香烟,或者不需要其他的产品,那么那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
“这些生产出来的东西毕竟不如粮食和盐这些,全部都是生活的必需品,其他的这些工业产品都是可以被替代的,或者压根不使用也可以。”
“所以我不觉得这是一个稳定的道路,万一要是出现了任何的变故的话,那我们之后可能会出现很多的变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