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隋:我杨俨,继承大统 > 第二百七十一章 向房玄龄答疑解惑

第二百七十一章 向房玄龄答疑解惑(1 / 2)

书名:大隋:我杨俨,继承大统 作者:流水的思绪 字数:2379

地理这个名词房玄龄还是能够看得懂的,但是剩下的两个名词,他看上去,便是一脸茫然。
他犹豫的盯着杨俨。
“皇帝陛下,我不是太明白。”
杨俨笑着指着三个词。
“这个地理应该不用我再给你多做解释了吧,这里面是用来特殊记录一些咱们大隋朝的地质风光,以及每个大隋朝境内的不同地方的一些地质情况。”
房玄龄点点头。
他们确实有这样的记载文件,但是他并不觉得这些记载文件对于他们实际来说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就比如之前刚才杨俨所提到的那些算数等等,这些都可以给他们的实际生产以及生活带来一些方便。
但是面前的这个地理,除了对地质进行一些记录以外,好像并没有更多其他的作用了。
不过房玄龄看着杨俨脸上的兴致勃勃,还是没有把后面的话说出来。
但杨俨已经看惯了大部分人的面貌以及态度,他一眼就看出来房玄龄对此的不解。
他笑着解释了一句。
“这看起来好像确实不太有实际用处,但实际上更多的地理是为了方便我们来学习不同的地域气候,从而计划和计算出更多的地质方面的情况。”
“就比如我们可以记录经常会发生的大地动,以及太阳运动的周期,还有各个不同地方的地质情况。”
“以及何时会降水,地域分布以及不同国家的地质气候等等,总之这里面的问题比你想的要丰富许多。”
杨俨说完,看到的还是房玄龄不解的眉眼。
他明白自己所说的这些,在他的眼里实在是太过于抽象了。
毕竟在这个年代还没能成功的证实地圆学说。
这也就意味着现在这个时代的人还并不知道地球是圆形的,也不清楚每个地质之中发展的不同区别。
因此在这些方面的知识对于他们来说完全是空白的。
所以说他对面前的这个本子上面所记录的内容,完全没有了解也是理所应当。
杨俨确实可以提供一些日升日落方面的一些理论性的常识,还有不同地质之间以及降水和地动方面,以及地壳振动等等带来的不同变化和现象。
但是这些东西对于他们来说确实还是有些太过于先进。
就算是了解了,也没有办法通过人类现有的能力来计算或者分析出天气。
起码像现代化的天气预报是不可能有的了。
杨俨有些遗憾的把这张纸放在那一边。
“这个东西还需要今后我们在大航海方面有更多的发展之后,才可能派得上用场。”
他慢慢的将这张纸丢到了一边去。
现在提出来实在是有些过于早了,而且让这些学子们学习这些空洞的理论知识,也确实没有太大的实际用途。
起码对于他们来说,现在没有实际用。
但是他还是让房玄龄把这张纸给收好。
“等到某一天我们出使西域,或者有了更多的地理方面的记载之后,那一天这东西才会派上用场。”
房玄龄虽然不明所以,但是杨俨重视的东西一定非常的重要。
他立刻小心翼翼的将这张纸给收了起来,专门找了个本册子来将其铺平,夹在了里面。
他准备回去之后特意找个小箱子把这张纸给放进去,等到之后杨俨再使用的时候也可以第一时间将其拿出。
接着他的目光落在另外两处。
杨俨则是下一步指着政治。
“这个就比较简单,治国论教给他们,比如我们国家为什么会推行新式学堂,比如我们之前实行的法律制度,以每个制度当中的具体意义和效果。”
“还有我们推行的其他的一些政策和政治改革,把他们全部都记录在里面,通过文字技术的形式来教给咱们的学子们。”
听到这里的房玄龄忍不住睁大眼睛。
要知道以前他们在通读和考核的时候,是没有专门的记录这些文件的存在的。
如果想要汲取相应的知识,那么必须得通过自己的能力去搜索对应的资料。
但是现在看来杨俨似乎是想要把这些全部都同样的记载在一个册子上,方便下面的学子们进行共同学习。
“这对于我们来说非常的重要,我们要选拔出不同方面的人才,更要有一些对推动政令方面有些了解的。”
“这里面需要记录的不仅仅是当前的政治策略,比如我们前面几个朝代的政治策略也都可以记录在内。”
“目的是为了记录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社会风貌,从而产生的各种不同的政治策略,让咱们的学子们能够对此有着更高的理解。”
“也只有这样的话,将来在治理国家的时候,他们才能够提出更好的政治策略来帮助我们,共同将大隋朝建设的更加完善和强大。”
房玄龄在此时也忍不住严肃了起来。
他之前也确实看到过某些记录这方面的书籍文册,但是从来都没有专门的记录以及将其归类为教材。
如今既然杨俨都已经提出来了,并且强烈的要求他们在这方面应该提拔和选择出来一些人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