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奇葩唐家(1 / 2)

书名:穿书九零:我闪婚了假千金的白月光 作者:蝈大虾 字数:2600

唐家家大业大,给四个外孙准备的见面礼也很大。
四个大外孙,不管结没结婚,每人一套首都的价值百万的大别墅和一间两百平的铺面。
而且不管结没结婚,都给外孙媳妇儿准备了一套珠宝首饰。
江佳妮和陆向阳都有写书,就一人奖励了一辆车。
江佳妮本来还打算买车呢,现在好了,不用买了,现成的车已经开到家里。
江佳妮和陆向阳没想到唐姥爷这么大手笔,差点被这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晕。
兵荒马乱的认亲之后,小两口又去找陆妈。
陆妈听了他们的话大笑不已:“姥爷给你们的东西,你们就放心手下。”
“你们姥爷啊,这是心结啊。”
唐家祖上是出过举人的。
让人扼腕的是,这位举人祖宗二十郎当岁就中了举人,绝对算得上是年轻有为了。
可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后面会试屡试不第,一直考到五十多岁儿孙满堂,连三甲同进士都没考上。
那位举人祖宗临死立下遗愿,要求子孙后代必须认真读书,将来考上进士后一定要烧纸告诉他。
奈何祖坟就冒了那一次青烟。
后来别说是进士了,连秀才都没出过。
子孙后代倒是在经商上颇有天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成了远近有名的富人。
再后来嘛,清朝没有了,科举也没了,老祖宗的遗愿是彻底完不成了。
然后唐家当时的当家人就想着,没了科举,但是有大学。
就让家中儿孙不分男女全都去上学,还许诺只要谁考上大学,就可以婚姻自由,想跟谁结婚跟谁结婚。
结果唐姥爷那一辈的兄弟姐妹,唐大舅那一辈的兄弟姐妹,别说考大学了,有的高中都考不上。
只有唐曼丽,勉勉强强上了高中,又勉勉强强上了大学。
不然唐曼丽想和陆爸结婚也没那么容易。
建国后唐家是把工厂商铺什么的都捐出去了没错,可唐家累世积攒的财富早就在之前就转移出去了。
这笔转移出去的财富,就成了唐家后来出过后创业的起始资金。
然后,唐家继续以前的传统,努力培养孩子读书。
每年光是给孩子请家教的钱就撒出去不知道多少。
可唐家人在读书上真的没啥天赋,有的还能勉强念到高中,有的连初中都念不下去。
真正凭自己本事考上大学的,嗯,目前没有。
只有两个学习成绩还算看得过去,但是凭自己本事考不上大学的,被家里掏钱去混了个大学文凭。
江佳妮惊呆了:“国外大学那么多呢,总不至于一个都考不上吧?”
唐曼丽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说:“哎,没办法,他们学不会英语啊。”
唐家人不光是学习天赋差,语言天赋也差。
口语倒是能学个七七八八,可论到写的时候就抓瞎了。
所以唐家当年出过的时候都没去欧美,而是去的马拉西亚。
那边兔国人多,交流不成问题,不会因为语言不通导致被骗。
不过唐家人也不是真的就什么天赋都没有。
跟他们学习能力成反比的,是他们的经商能力。
唐家的小辈有一个算一个,做生意的天赋都不低。
唐家因为想供出个读书人,对小孩的经济管制的比一般有钱人家要严的多。
他们吃喝穿用很好,但是零花钱就没几个了。
然后唐家的小孩,有一个算一个,从幼儿园就开始想办法自己挣零花钱。
很多等不上学的时候,小金库都攒了不少了。
等获得家族资金的支持,随便选个项目都能把这个产业发展起来。
所以很多人羡慕唐家人的赚钱的本事,又看不起他们没文化,觉得他们太粗鄙就是个暴发户。
天地良心。
自从那位举人祖宗发达之后,唐家已经富贵了六七代了。
比很多所谓的有钱人有家族底蕴多了。
就是他们本人的文化水平真的不太行而已。
江佳妮听的又是惊讶又是好笑:“是不是学习方法不对?”
唐曼丽摇摇头:“不是,就是没长学习这根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