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回到宋朝当暴君 > 第181章 颤抖的九妹(第二更)

第181章 颤抖的九妹(第二更)(1 / 2)

书名:回到宋朝当暴君 作者:画凌烟 字数:2006

黄潜善抬起头,有些错愕地看着皇帝。
招供书都已经写清楚,黄潜善是赵野指使的。
黄潜善原本河间府知府,金人南下,他逃下来,跑到大名府去找赵构,在赵构那里摇身一变成了副元帅。
赵构跟着宗泽沾光,顺带着把赵野、范讷、黄潜善、汪伯彦这帮人全带出来了。
按照规矩一算,都是有功的,虽然功劳不算大。
其中,黄潜善便算是跟赵野、范讷搭上了关系。
赵野原本也打算拉上汪伯彦的,但汪伯彦看不上赵野,认为赵野和范讷脑子不好。
至于军政院,从这个衙门出来那一刻开始,就被枢密院的官员们盯着,只要一有失误,大家立刻全部口水喷上去。
张叔夜又是那个在朝堂上怂恿赵官家杀徐秉哲的人,此后赵官家杀人一发不可收拾,自然被无数文官认为他是个大奸臣。
而宗泽,靖康元年才被从老家拉过来顶事情,之前的几十年都在地方上做知县,可以说朝中毫无根基,偏偏又屡立大功。
这种人当然不被利益派系所容,要整垮宗泽,是政治斗争中的常态。
至于康王嘛,黄潜善小心翼翼说道:“陛下,这些事都是赵野和范讷唆使的,臣也是听他们的行事。”
“朕问的是,康王是否参与进来?”
“这个……臣真的不知道,但是赵野和范讷一直与康王走得比较近。”
“朕再问你一遍,康王是否有参与进来?”
“这……或许是参与了吧。”
“写下来。”
“啊?”
“写下来,真让你写下来。”赵宁扔了一张纸过去,再扔了一支笔。
黄潜善立刻开始写。
过了一会儿,赵宁才从里面出来,高俅他们都在外面等候,看皇帝安全出来,都松了一口气。
赵宁没说什么,上了马车。
回宫的路上,赵宁听到河边的蛙叫声,夏风中飘着莲花的清香。
这……真的是一个很不错的日子啊!
枢密院!
西府枢密院是大宋重要的军政衙门,与政事堂并称“两府”。
大宋现在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军事威胁,其实赵宁一直想要对枢密院动刀子。
但是枢密院所牵涉的事务实在是太广,找不到理由,同时也没有可取代的新衙门,所以一直不敢乱动。
但现在不同了。
军政院的政绩摆在了那里,大宋打出了一批新的实力派将领。
军政该好好整一整了,毕竟接下来的内部改制,又是腥风血雨,皇帝要把军政稳稳抓在自己手里,这样才能确保内部改革和集权!
赵宁感觉前所未有的轻松,这一路走来,他真的感觉局面在一步步打开。
回到皇宫后,他立刻让人去将康王宣入宫中。
虽然不知道这么晚官家为何还找自己,不过赵构童鞋还是立刻马上换了一身衣服,急匆匆入宫。
赵宁在文德殿,举着烛火,正盯着地图看。
大宋有37个军(军是地方带有军事色彩的行政划分,和州、府类似)。
地方厢军的账面人数30万,全国禁军人数的账面数字还停留在赵佶时代,80万!
这两年一直打仗,枢密院统计完全跟不上前线实际兵额变化。
这些倒情有可原。
但事实上,赵佶时代,地方上厢军没有30万,最多不超过五万。
禁军人数就更不必说,实际兵额可能只有15万不到。
总之,全国上下都在吃空饷。
国家财政收入被各层官僚瓜分。
至于宋金之战爆发,张浚在陕西招募大规模兵源,那都是从六路征发的,不然哪里来的那么多兵?
而宗泽、李纲也都先后在前线大规模招募。
因情况情急,赵宁也是支持他们这么做的。
皇帝制定大战略,与宰相们一起定边防人数,他们去招人就行了。
但这终究只是临时应对紧急战况的办法,真要跟金国持续打,还得把整套军政体系梳理出来,重新整顿,形成上下有序的严格制度,不能再像过去枢密院那么玩了。
说到底,赵野、范讷为首的老旧派,这一次是利益之争,因为军政里的兵额、俸禄、军粮、军备制造全部是钱。
他们不想让这些掌握在张叔夜、宗泽他们手中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