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回到宋朝当暴君 > 第186章 朝廷的大动作才刚刚开始(第一更)

第186章 朝廷的大动作才刚刚开始(第一更)(1 / 2)

书名:回到宋朝当暴君 作者:画凌烟 字数:2051

无论目前的赋税有多坑,大宋这辆破车,总还是要往前推进下去的。
五月十三日,陈东手里拿着厚厚一堆文书,走进了文德殿。
他先给赵宁呈递上这半年多以来的“均田承租”新政汇总。
去年的70万亩田,几乎全部承租出去了。
但目前也暴露出几个问题来:
一、承租田的统计十分混乱。
农政司的官员人数并不多,下面真正做执行的是吏员,而农政司缺乏户籍详细资料。
这就涉及到夸衙门合作,要与户部合作,双方又开始撕逼。
农政司:户部不够配合我们!
户部:现在在打仗,前线急缺粮食,我们都加班加点忙得好多天没睡觉了!
看到我黑眼圈没?
真没时间来处理这档子事!
双方磨了好久,算了,没法核实,农政司便又另起炉灶,将所有租田者名称全部重新记录了一遍。
如此这般,只能分路、州、县,往下面的衙门发放,让地方官去核对。
这是新衙门新政上遇到的最大的问题。
毕竟古代没有先进的信息化系统,更没有大数据、电脑、电话等等。
所以,这种事不是赵宁坐在文德殿,嘴巴一张,事情就能办好的。
管理100个人的团队,已经是一个高门槛活了,更别说把70万亩田承租出去,牵涉到约十万人的养家糊口问题。
二、每户五亩田,恐怕有些少了。
这年头,收成不太好,而且地方行政管理效率低下,导致农业产量比过去减弱,一家五口人有时候不够吃。
目前农政司遇到的问题还是这两点,不过问题肯定比官府看到的更多,且多得多。
赵宁将汇总仔仔细细看完,又翻阅了那厚厚一堆文书。
他看见陈东顶着两个黑眼圈,面色有些憔悴,说道:“朕看完了,你做得很好。”
“承蒙陛下垂怜,臣尽职尽责而已。”
赵宁站起来,他让人将京畿路的地图拿过来,伸展开,走到京畿路的地图前。
“陈卿,你看,这京畿路有1138万亩地,现在皇家庄园里又多了400万亩地,而你才租出去70万亩地,就已经有些劳累过度。”
陈东立刻说道:“陛下放心,臣并无问题,来多少,臣就办理多少。”
“你没明白朕的意思,朕不是在质疑你的能力,朕是提醒你,处理政务,一是应该注意自己的身体,二是得擅长培养人、用人,你是农政司的郎中,前期你辛苦一些,无可厚非,但同时,你得培养起你能用之人,日后若是皇家田庄多了5000万亩地,当如何?”
陈东微微一怔。
赵宁继续说道:“做任何事情,都会遇到问题,且一定会有许许多多问题,朕从你的眼神里看到了疲惫和焦虑,你大可放宽心。”
“这一阶段,你处理的这70万亩田,处理得很好,虽然有问题,但朕看到了成果,第一批农政司的官员,应该也在这个过程中,总结出了许多经验,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农政司得定期写奏报,呈递政事堂。”
赵宁拍了拍陈东的肩膀:“多跟赵相公谈一谈,他会好好支持你的。”
陈东的眼泪哗的一下就出来了,连忙说道:“多谢陛下教诲,臣会好好去办的。”
“遇到事情不要埋在心头,朕将这件事交给你去做,不是因为你陈东有经天纬地之才,而是因为你有一颗愿为生民请命的决心!”
陈东心头感动得不知该说什么了,他知道这件事是一件非常难的事,不少同僚多有气馁,但大局是被他强撑着的。
“陛下,臣万死无悔!”
“好了,好了,来,朕给你说说朕的想法。”年轻的皇帝眼中充满了理想的光辉,汴京宗室良田陆陆续续划归进来,新农政的步子可以说这才往前迈出了一大步。
之前农政司所做之事,只是小试牛刀而已,现在才是真正开始。
“这400万亩田,朕打算全部交给农政司处理!”赵宁语气沉着有力,“朕知道你政务繁忙,所以朕打算给你增加官员配额,让专门的人来做专门的事项。”
“朕还提拔你为大司农,不仅如此,朕还打算开新学,立农学,为你的农政司培养更多人才!”
陈东一听,顿时激动得不能自已,说道:“陛下圣明!”
“至于你说的第二个问题,五亩田太少,没关系,太少就加,加到能让老百姓一家多口人吃饱为止,农政司来定一个数额,这个数额必须是你们亲自去调查过的。”
大宋有1亿人,良田7.6亿亩,平均一人就可以章7.6亿亩,一家五口人,五口人就是38亩田。
而大宋朝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不从事农田生产的。
所以,按照目前的良田和人口配比,一户人家40亩田是极限。
再算上各地农业环境不同,区别对待,现实中一户拿20亩地是非常合理的。
毕竟现实中,三代同堂,劳动力六七个算是比较常见的,这样的配置,可以种35亩田没问题。
当然,这些全部都还停留在理论测算中,实际情况可能会因地方而不同。
“是!”
五月十五日,第二轮新农政低调颁布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