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回到宋朝当暴君 > 第306章 秦桧的政治野望(第一更)

第306章 秦桧的政治野望(第一更)(1 / 2)

书名:回到宋朝当暴君 作者:画凌烟 字数:2182

赵宁向来认为,道德的制高点上站满了蠢货。
真正办实事的人,整天都在想着怎么解决问题,理顺问题,重建规章流程,使局面变得更好一些。
而真正有道德的人,更多的是用道德约束自己,对他人在日常行为上予以宽仁。
即便是施以德化,也不会站在制高点去压制他人,更多的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可大宋朝这种人还真就是一窝又一窝。
说起大宋朝这些破事的形成,绝对离不开一个人。
谁?
宋太宗赵光义。
大宋朝开国初期发生了一些意外事件,武德充沛、人品沉稳的太祖皇帝突然早逝。
上位的太宗赵光义,既没有真正打过仗,也没有能拿出手的政绩,却偏偏自我感觉良好。
老赵家的飞黄腾达,是赵匡胤在柴荣那里,凭着真刀实枪,一刀刀砍出来的。
赵匡胤这人论个人武力值,恐怕中国皇帝当中,他说第二,大概率没什么人敢说第一。
一把西瓜刀从汴京城北能砍到城南的那种。
可偏偏那就是赵光义这个沾了兄长光的人上位了。
赵光义本身是个读书人,学霸,依靠着自己兄长,属于天之骄子那一类。
结果这货上位后,把开国精锐全部陪个精光,名将纷纷陨落,辽国喜大普奔,强宋从此变弱宋。
雍熙北伐之后,大宋开国初期的南征北战大战略,被迫变成“内守”。
无法舒展出去的大宋,开始内卷起来。
赵光义本人在军中本身就没什么威信,雍熙北伐亲自指挥,打得一塌糊涂后,对军人就更加害怕,于是开启了潜邸制军的昏招。
潜邸制军一直流传到北宋末年,意思就是最高武将指挥者都是皇帝的跟班,不必会打仗,真正会打仗的必须听他们的话。
例如种师道必须听童贯的话,在伐辽的时候听童公公,玩“非暴力抵抗”政策。
赵光义一系列骚操作导致了武人长期被压制,文官大规模被提拔。
大宋朝的文官臃肿,就是从赵光义雍熙北伐,开始内守造成的。
讨好文官治国,文官规模一大,机构变得臃肿,就容易相互推诿,不干活,不办事,天天打嘴炮。
打嘴炮的第一秘诀就是赶紧往道德制高点爬,动不动抛开实事、逻辑,张口就来。
早在仁宗时期,范仲淹等人推行的庆历革新,就是为了整顿浮夸臃肿的官僚。
但庆历革新胎死腹中。
后来神宗的元丰改制和王安石变法,其实都想解决大宋这一顽疾。
毕竟这些人不但不干事,还拿高薪,还阻碍办事的人,还把整体风气搞坏。
最最重要的是,他们贪得无厌,兼并土地,搜刮民财。
而且这个群体,有一个特点:他们极其擅长伪装。
你要直接大裁员,很可能被有些人的伪装骗了,把愿意办事的给裁了。
崇祯在大清洗阉党的时候,就是这么被忽悠的,许多办事的被做掉。
所以,刀子得一刀刀下。
例如这一次,这些家伙不是要辞官吗?
来啊!
辞!
谁不辞谁就是狗!
中午的时候,吏部将上一次提报辞呈的官员名单送到了审计院。
开始走流程了!
为了更好的让辞呈官员配合审计工作,赵宁专门吩咐人给审计院陪了一些“武职”人员。
就是那种一巴掌可以呼死三四个文官的莽夫。
第一个就是去审工部郎中朱昌卿。
刚开始朱昌卿还反抗,被当场扣押,强行拖拽了出去,再被扣上了对抗朝廷的罪名,于是就老实了。
第一天的审计工作在傍晚的时候结束。
工部郎中朱昌卿,家中有现钱五万贯,古董字画若干,在外城有一栋房子,价值五万贯,手中尚有一千亩地。
伪造了田地归属户籍,按照十抽一交税。
那五万贯的现钱,有一大半是走私盐和茶叶得来的。
按照流程,一旦审计出问题,立刻触发司法衙门任务。
于是,一份份材料扔到了大理寺和刑部,到了秦桧手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