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回到宋朝当暴君 > 第331章 最大的贪污案(第二更)

第331章 最大的贪污案(第二更)(1 / 2)

书名:回到宋朝当暴君 作者:画凌烟 字数:2222

那个少年有些紧张地站在那里,怯生生地看着前面。
在延安府知府衙门的众多官吏面前,他就像一根弱小得草芥一样。
在跳动的火光下,一张张阴沉、冰冷的面孔,不约而同地望向那个少年。
他们每一个人都麻木的看着他。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少年看到那些人脸上的表情,冷得下这十月初冬的寒风一样。
王燮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他向那少年走过去,少年怯弱地后退了两步。
“不要怕,我是知府,你有什么冤屈,跟我诉说,我会秉公处理,一定还你一个清白。”
少年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跟本官回知府衙门,慢慢说,来,过来,会骑马吗?不会没关系,本官让他们载着你。”
王燮俨然一副爱民如子的父母官嘴脸。
村民们没有出来。
屋里一个小女孩堆着父母说道:“娘亲,刘三郎他要去哪里?”
“知府大老爷来为他伸冤了。”女子也有些高兴,“真希望把扣咱的钱也补上啊。”
“扣咱的钱?”小女孩眼中充满了疑惑。
“没什么,就是你爹爹的命钱。”
过了丑时,天却越来越黑,伸手不见五指。
延安府的治所肤施城冷冷清清,街上空无一人,只有知府衙门里还有灯光。
“来,你说说,到底发生了什么?”
那少年跪在王燮面前说道:“大老爷为我们做主,我大兄长在前年响应朝廷号召,参军入伍,战死在延安,他的三十贯抚恤金发到我们手里只有一贯,我父亲去询问,被人活活打死。”
“三十贯抚恤金,这是谁告诉你们的?”
“当日募兵的时候,募兵之人说的,说战死者有三十贯抚恤金。”
“你们听错了,战死者有十贯抚恤金。”
“十贯?”
“对,十贯。”
“那……”
“这件事确实是有人贪污了,本官会秉公处理,你告诉本官,你家人去哪里了?”
“我母亲去京城了,我二哥和祖父去了京兆府。”
“是谁告诉你们可以去京城告御状的,又是谁告诉你们可以去京兆府的?你不要误会,本官是说,这件事你们直接到延安府衙门来找本官,本官就会为你们伸冤。”
“是当时给我们那一贯抚恤金的王秀才,他得知我父亲被打死,就来告诉我们,让我们赶紧分头去京师和京兆府。”
“王秀才,名字叫什么?”
“我不知道,只知道爹爹叫他王秀才。”
这就对得上了,当日下面的人把人打死后,去处理后续,发现这家人都不见了。
村民们说他们家收拾行李已经离开。
便开始怀疑去告御状了。
“你娘是什么时候出发去的京师?”
“一个月前。”
“一个人去的吗?”
“和王秀才一起。”
“好,本官知道了,本官会为你处理这件事的,这段时间,你先待在衙门里。”
王燮才走到正堂,说道:“张帅呢?”
“张帅去歇息去了。”
等到快天亮的时候,张深早早起来,王燮在等候着。
“张帅,问出来了。”王燮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这样看来,之前的猜测就对了,京师那边我早已写信过去让他们抓人,只要是延安府肤施县的,就先抓起来!”
张深长舒了一口气。
只要他们不能进入京师,一切都有缓和的余地。
古代想要抓通缉犯确实不容易,但是想要定点搜人并不难,因为有一套严密的户籍制度。
大宋朝是一个开放的朝代,因为要促进商业繁华,所以并不禁止百姓流动。
不同于唐朝的良民和贱民,宋朝废除了贱籍,而是分“坊郭户”与“乡村户”。
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以及不遏制土地兼并,许多乡村户没有了田,除了做佃户,还有大量人去城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