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回到宋朝当暴君 > 第372章 追杀西夏军(第一更)

第372章 追杀西夏军(第一更)(1 / 2)

书名:回到宋朝当暴君 作者:画凌烟 字数:2013

西夏使者本是拿会州事件来兴师问罪的,毕竟手里掌握了“大宋先动手”的证据,以为自己据理。
没想到大宋君臣这番态度竟如此强硬。
使者怒道:“久闻天朝乃礼仪之邦,截杀我朝商旅,非但不道歉,反而羞辱我大夏使者,这莫非就是天朝的礼制?”
“使者,你的话太多了。”赵宁有些不耐烦了,“朕已经说过,你回去告诉李乾顺,准备大军,宋夏不死不休!”
“皇帝陛下,小使本意是来求皇帝陛下给我大夏一个说法的,不是来宣战的。”
这使者表面装得很强硬,但心里很怕。
他出使之前,李乾顺再三交代,和宋朝谈判,要把握一个度,不要激怒宋朝君臣,要让大家在桌子上都还有面子,以备战后西夏向大宋敲诈勒索。
从这一点更能确定,李乾顺在使用心理战术:我之所以主动出兵,是你杀了我的人,但我不打算激怒你,让你跟我鱼死网破,等差不多后,我们就坐下来谈。
但赵宁却不吃这一套,他对着高俅笑道:“他说他不是来宣战的?他们的大军已经越过黄河,进入我大宋!他却说他不是来宣战的?”
“来人,将此人叉出去!”
殿外殿前司班直立刻走进来,将西夏使臣一架。
使臣大喊道:“皇帝陛下,是你们的人先动的手,我们需要一个说法!”
“朕已经给了你一个说法!”赵宁脸色突然阴沉下来,怒道,“他李乾顺不是要打吗!那就让他打个够!朕奉陪到底!”
朝臣一个敢说话的都没有。
使臣被扔到皇宫外。
这时,有些大臣还出列打算劝谏皇帝不要与西夏把局面彻底撕破,对谁都不好,最后可能便宜了金国。
但赵官家显然不打算听他们那些老生常谈、又臭又长的建议,而是转身甩袖离开了大殿。
就在西夏使臣在东京被狂怼后,西北的局势依然发生了大变化。
三月初五傍晚,党松正在西安州跟大伙一起吃晚饭,执勤的人突然急匆匆跑来:“党都虞候,外面好像来了一批西夏人!”
“西夏人?”党松立刻来了精神。
“看着装是西夏人!”
党松二话不说,带着人就往城头跑。
他突然意识到,回头喊道:“谁会说党项语?”
几个党项蕃兵出列说道:“我会说。”
这种蕃兵在西北非常常见,他们有的是吐蕃人,有的是党项人。
例如大宋三大将门之一的折家,其实就是党项人。
等党松到城头的时候,发现西夏人已经逃了。
显然李良辅也发现西安州的不对劲,守城的不是西夏兵,而是宋军。
虽然想不通发生了什么,但他还是赶紧跑。
从西夏军狼狈逃跑的样子,党松立刻就意识到了这是一支败军之师,他果断道:“调集人手,随我追敌!”
西安州立刻动员出两千人,一路追过去。
李良辅赶紧往黄河边跑,若是西安州还在,他可以进西安州,并且立刻调集人手去黄河边修建船只渡河。
但现在这种缓冲没有了,他被迫到黄河边,依靠战马抢先赢得的时间,在黄河边造木船。
然而,党松追得太近,大晚上的都追来了。
当看到李良辅在黄河边造船,党松就更加确定这群人是打了败仗准备过河。
双方立刻在黄河边的黑夜中展开了厮杀。
李良辅败军士气低迷,黄河边地形又对骑兵不利,才几个回合,就被宋军杀退。
而此时,终于弄了一只捡漏的船,李良辅匆匆忙忙上船,带着几个人赶紧渡河。
“快灭掉火把!”李良辅大吼道。
船上的火把灭了,宋军弩箭也没法瞄准,只能乱射一通,也不知是否射中。
第二日,党松让人在此渡口检查西夏兵尸体,昨晚竟然斩杀了五百多人,俘获战马七百匹!
那嵬名也立在昨晚也被斩杀。
李良辅南下的时候,五万大军气势汹汹,现在却只剩下三个人逃过黄河,比当初逃跑的完颜宗辅还要惨。
李良辅无奈之下,只能硬着头皮回兴庆府。
却说这熙河路危机已经解除,此时李彦仙一万大军渡过黄河。
与兰州城只有一河之隔的卓啰城便是西夏卓啰和南军司所在。
嵬名也立被杀死在黄河边,此时的卓啰城防备空虚。
三月初六中午,卓啰城被宋军包围。
西夏人有两个值得肯定的优点:
一、西夏人鲜少有投降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