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回到宋朝当暴君 > 第385章 对战银州(第二更)

第385章 对战银州(第二更)(1 / 2)

书名:回到宋朝当暴君 作者:画凌烟 字数:2010

一旦西夏人的货币被替代,西夏国内没有商业银行做外汇转换,更没有央行做总控,就不存在限制大宋印钱。
这怎么解释?
例如鹰酱想要印十亿到兔子买东西,但鹰酱的钱不能直接在兔子内部消费,必须兑换成兔子币,而这个兑换就是由商业银行完成的。
商业银行再拿外汇去央行做等额兑换,由央行对外汇做总体管控。
但问题来了,鹰酱是不是想印多少印多少?
不是!
鹰酱的钱必须投资到兔子那里去,兔子说我只接受一亿的投资,鹰酱其他九亿就进不来。
这就是外汇管制的基本模型。
实际上,兔子的开放就是开放的就是外资入内。
只不过外资不能肆无忌惮入内,有一个大总管在那里根据国情做调控。
如果鹰酱投资了十亿,哪天它赚了一千亿,要全部撤走这一千亿,就要兑换成鹰酱币再撤走,它就去银行那里兑换。
银行兑换后,手里多了一千亿兔子币,市场上少了一千亿兔子币,银行就必须想办法将这一千亿慢慢重新释放到市场,否则会影响经济。
鹰酱下次又来,而且胃口更大,等赚了又走,兔子又补。
这就是鹰酱利用投资做大泡沫,最后逼得对手贬值,然后再出手低价扫货,等涨后再卖,最终兑换走人,把对方经济搞垮,自己赚得盆满钵满。
体量小的国家很容易被玩死。
而12世纪的大宋和西夏,却没有这么复杂的国际贸易和中间机构。
所以,简单点来说,大宋要搞西夏,比鹰酱要搞其他国,要简单很多。
除非西夏自己设立央行发行自己货币,然后对大宋交钞做外汇管控,并且西夏有强大的产业结构做调整。
那也是有可能的,等哪天西夏从货币战争中意识到货币的神奇魔力后,说不定会设立,但那时候西夏还存在吗?
赵鼎又疑惑起来:“那如何控制朝廷收上来两万五千贯,只用五千贯呢?”
赵宁笑道:“这不就需要银行了?”
赵鼎猛然一震,霍然起身,拜道:“听官家一言,臣醍醐灌顶!”
古代自然是有金融概念的,尤其是大宋。
但古代却没有这么玩的。
“臣倒是还有一个问题。”
“还有什么问题?”
“如果西夏人用交钞来我大宋兑换铜钱怎么办?”
赵官家说道:“给他们。”
“给他们?”
“西夏弹丸小国,即便全国都来兑换铜钱,能兑换多少走?他们兑换过去了,无非是在西夏国内使用,西夏国内的商贸需求又有多大呢?需要多少铜钱呢?”赵宁摇了摇头笑道,“只要大宋能提供更便宜的茶叶、丝绸、陶瓷,且与大宋贸易必须用交钞,西夏人为什么要换那么多铜钱走呢?”
赵宁这下真的说的赵鼎哑口无言了。
任何东西都是有供需决定的,西夏人换一大堆铜钱回去,又重又不安全,展览?
实际上,在世界大战之前,国际通用货币是“英镑”。
为什么?
难道英镑也与黄金或者石油挂钩?
不!
因为英国的产能足够强大,经济实力足够雄厚。
在所谓的布雷顿体系和石油体系出来之前,影响货币地位的是军事自保的提前下,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
例如12世纪的东方大陆。
为什么大家都用宋铜钱,除了制造精良,还有一个原因:大宋商业发达。
你不信你让日本铸造同样质量的铜钱,你看金国想不想用日本的铜钱?
毕竟金国也有从大宋购买茶叶的需求,他用日本的铜钱,大宋不收。
赵鼎顿了顿,又说道:“那银行以后岂不是……”
“没错,银行以后是个至关重要的衙门,它的角色丝毫不亚于枢密院或者军政院。”
赵鼎感慨道:“如此说来,要监控西夏流入的交钞数额?”
“没错,是要监控,宋夏交易在榷场进行,相关官员有账目记录,会备份给银行一份,地方银行根据互市流入的交钞数量,做地域交钞数量管控。”
“那会不会出现官员做假账,贪污?”
“会,但那不是银行该担心的,那是肃省院、审计院和刑部衙门该管的事。”
听这么说下来,赵鼎终于完全明白银行目前存在的真正价值了。
它绝不是发行交钞这么简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