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回到宋朝当暴君 > 第401章 金军欲南下?(第三更)

第401章 金军欲南下?(第三更)(1 / 2)

书名:回到宋朝当暴君 作者:画凌烟 字数:2414

这几年,赵宁一边锤炼新军,一边疯狂地抢占舆论阵地。
一只手拿着刀子,一只手拿着笔杆子。
刀子落下,人头落地,笔杆子落下,百姓欢呼雀跃,皆言天子圣明。
传统文人们被他捏在手里玩,像杀鸡屠狗一样。
无论是报社,还是新官学,或者新大学,都在不断侵蚀着传统士人的话语权。
新的意识形态并非仅仅以儒学为本来去阐述治国之论。
其中“实事求是、实践出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等新的思想,正如同钢铁洪流一样,在新生代的年轻人脑海中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东京大学的工学、农学、商学等各类学科的开设,倒是并没有触动儒生们的神经。
但是,从中选拔优秀者上任监镇官这一条,无疑是直接将科举既得利益者给得罪了。
科举既得利益者是哪些人?
自然是儒生。
大宋朝的蛋糕就那么大,官位就那么多,朝廷给从东京大学卒业却没有参加科举的学生安排官职,自然给有科举功名的人就少了。
或者说,双方竟然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了。
长此以往下去,谁还读圣贤书?
赵宁对秦桧说道:“那这件事你打算怎么处理,莫非要僭越王法?”
“不不,陛下,臣的意思是,有一批人现在正在暗地里对抗朝廷,他们不像过去的那些人一样站在明面上发声,而是借助自己学术的影响力,以及家族积累的威望,来形成一股无形的威势,间接性影响朝堂。”
“可有证据?”
“当审问到洛阳的官员的时候,刑部的好几位主事都告病在家。”
赵官家严肃地说道:“这也并不能直接证明有人在左右朝堂,你是刑部尚书,没有证据的事,不要信口雌黄。”
秦桧心头微微一震,连忙说道:“陛下教诲得是,这次是臣孟浪了。”
赵宁确实喜欢砍人,但他绝不会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乱来。
所有的事,都要有证据,并且补上流程。
制度是能够制衡权臣的,尤其是秦桧这种野心家。
“不过,作为刑部尚书,有这方面的考虑,也是应该的,你办事向来沉稳,是朕最相信的人,如果真有此事,你要懂得拿出证据来。”
这话暗示意味就很明显了。
意思是,朕觉得你说的有道理,朕允许并且鼓励你去搞他们,但你得给朕拿出证据来!
“是,臣知道了。”
“先处理完陕西抚恤金案的相关官员,朕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只要在朝纲和律法允许的范围内就行,朕需要快速结案,事情办好了,朕不会亏待你,你要知道,许相公老了,朕不可能一直让他这样岁数的人劳累。”
尚书右丞许翰年仅八十,虽然为人刚正不阿,但未来大宋新政之路才刚开始,他肯定没办法承担高压力的工作了。
换执政也就是这两年的事。
到底谁能进入政事堂呢?
给秦桧的饼还是要画的。
秦桧立刻激动地说道:“臣一定尽心尽力!”
“下去吧。”
六月二十五日,燕京。
完颜宗望皱着眉头看完从西夏传来的最新情报,他凝重的说道:“陕西的局势,出乎了我的预料,西夏人竟然连半年都没有抗住,甚至被宋军打到了银州!”
“殿下,现在怎么办,听说宗翰元帅就要来燕京了,今年真的要对宋用兵吗?”
宗望说道:“兀术对蒙兀人的讨伐取得了一定的战绩,我猜陛下是认为蒙兀人已经不足为虑了。”
“一定如此,殿下您的权威将要……”
宗望却转移话题问道:“铜钱吸纳如何?”
“已经吸纳过来宋铜钱一百万贯,多从京畿、京北西路、河北等地流入过来的,如果不是那个张俊,可能我们在这两年可以吸收两百万贯过来。”
“一百万贯的铜钱,足够让宋朝河北、河东之地出现大片钱荒,加上民生问题,我们的目标应该能达成。”
“但下官听闻最近一段时间,河北流行起了新交钞。”
“新交钞?”
“没错,一种纸币,宋朝以前推行过,只是贬值得厉害,那赵官家现在去年开始,又在河北开始推行,现在民间有不少人在使用了,下官前段时间还专门让人弄了一些回来。”
刘彦宗取出新交钞,呈递给宗望。
宗望好奇地用手抚摸这新交钞,说道:“此物我之前就有听闻过,但没有放在心上,既然之前宋人的交钞贬值,为何现在民间还愿意接受?”
“听说这新交钞可以等额去银行兑换铜钱。”
“当真?”
“千真万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