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回到宋朝当暴君 > 第529章 宗泽平乱(第一更)

第529章 宗泽平乱(第一更)(1 / 2)

书名:回到宋朝当暴君 作者:画凌烟 字数:2225

风浪在烈日的炙烤下,从远处涌来,吹在人身上,没有丝毫凉意,反而滚烫难耐。
江宁府是出了名的酷热之地。
这个季节,麦田已经收割,水稻的青绿之间缀出一簇簇金黄。
翟进不由得感慨:“东南之富庶,胜于洛京,更远胜于河北。”
翟进是洛阳人,有丰富的军旅生涯,宣和年间就已经是京西第一将,靖康元年知府洛京。
在第三次宋金之战中,宗翰大军南下黄河,抵达洛京的时候,就是翟进驻守洛阳。
宗翰大军攻洛阳不下,才改道进入南阳,走襄阳。
并且他还协助赵宁在洛阳拦截宗翰大军北上,又填补禁军,参加上党之战。
因功被宗泽推荐为河北西路兵马总管,他兄长翟兴则是河北西路经略使,配合陈规全面建立河北西路防御纵深。
翟进被调配到东南,接下来将要负责东南的厢军整改,足见赵宁对东南稳定的决心。
宗泽对翟进说道:“江东人口稠密,河道如网,农业兴旺,是我大宋朝赋税重地之一!”
翟进好奇道:“宗相公,您是浙东人,那两浙路比之如何?”
宗泽说道:“两浙路人口比江东更为稠密,河道更多,商贸更为发达,尤其茶园、手工作坊云集。”
翟进这种北方人颇为好奇。
大宋朝的东南主要指的是两淮、两江、两浙。
两淮田最多,账面上有9736万亩,但实际上已经超过一亿亩。
两江指的是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这里除了种植麦子,还有大量水稻,并且产量极高。
尤其是江西,人口近千万。
此时的荆湖北路、淮东路人口才三百多万而已。
当然,大宋人口最稠密的是两浙路,名副其实已经超过千万。
苏州、杭州、越州都是大城市,明州更是大宋朝沿海商贸最发达的地方之一。
翟进并不知全貌,但是他来到江东,进入江宁府后,就明显感觉到这里的富足。
肉眼看得到的稻田每亩产量比北方每亩麦子产量要多不少,而且河道密布,水源充足。
在一些地方,他还看到了水田、山坡的相结合,既可以喂牛,还可以养鱼,同时种水稻,还能有丰富的草给牲口吃。
宗泽继续说道:“陈旉写的《农书》针对的其实就是南方,多地合用。”
“难怪之前朝廷要在陕西布下重兵,吸引金贼西进,这东南之地确实是国朝重中之重。”
“如今这东南却有人有歹心。”宗泽感慨,“国朝不得安宁,北方本就穷困,却要承担起抗金重任,若是南方不愿意加入进来,是不可能收复失地的。”
翟进说道:“南方为何不愿意出力?”
宗泽说道:“吾为浙东人,出身南方,吾乡里人情淳朴,热爱故土,思报国恩,南人怎会不愿意出力?”
对啊!
宗泽就是南方人啊,南方人怎么可能不愿意出力?
人家宗泽67岁,本来可以在南方安享晚年,却上奏朝廷,在大厦将倾之时,投笔从戎。
江东之地,自古人杰地灵,名将辈出,绝非贪生怕死之地。
翟进问道:“那这江东因何闹起来?”
“表因是陛下在襄阳府严惩借贷一事,这江东大概有不少借贷地主乡绅,但根因却是一些自私自利之辈,妄图扭曲民意,左右朝廷!”
宗泽看了一眼前方,江宁城已经进入视野。
翟进说道:“宗相公,斥候来报说,江宁府诸县都不太平,其他州府恐怕情况也很糟糕。”
“老夫相信这江宁不缺忠烈之辈,若是谁敢祸乱社稷,老夫这手里的刀,能杀金人,也能斩内贼!”
说话间,已经抵达江宁城外。
翟进带着人上前去通报。
江宁城守备李维带着前来拦住路:“这里是江宁城,阁下是?”
翟进骑在马上,旁边的副官说道:“这是朝廷新任江东经略使翟进翟帅!”
李维疑惑道:“没听说江东有设经略帅司。”
翟进翻身下马,走到李维前面。
李维吓得后退了两步,翟进冷声说道:“这就吓退了?”
李维左顾右盼,又看了看翟进带来的人,心里打鼓,他说道:“容我先去转运司衙门和知府衙门禀报。”
“不必了,我们现在要直接入城,以后江东军政归本帅统管。”
这李维只是个小小的守备,他自然是做不得这个主的,新来的这位他又不熟悉,他说道:“您先稍等片刻……”
翟进却失去了耐心,他一巴掌抽过去,抽得李维趔趄了两步,李维的人各个神色陡变,纷纷拔刀。
翟进的人也纷纷拔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