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回到宋朝当暴君 > 第550章 大宋商业的规整(第一更)

第550章 大宋商业的规整(第一更)(1 / 2)

书名:回到宋朝当暴君 作者:画凌烟 字数:2003

“王太尉,你到底是何意?”政事堂响起户部侍郎钱盖的声音。
王宗濋半躺着坐在那里,悠哉地喝着茶,仿佛什么也没有听见一样。
钱盖的眼中似要燃烧起怒焰。
“王太尉,那是从淮西运过来,作为京师的储备粮,你把他们给扣了,到底想干什么!”钱盖就差指着王宗濋的鼻子骂他专权了。
“若是冬季京师粮价大涨,你担得起这个责吗!王宗濋,你不要以为你不说话,这件事就可以过去!”
周围的人都坐在那里不说话,目光都落到王宗濋身上,似乎也在询问他到底想干什么。
王宗濋说道:“钱侍郎,《大宋商社管理条则》已经颁发了有段时日了吧?”
“你说这个作甚?”
王宗濋说道:“从淮西运来的粮食,是从何处来的?”
“自然是从淮西提举常平司里调度过来的粮食,这有问题?”
“自然是有的。”
“什么问题,你今天不把话说清楚,这事没完!”
王宗濋说道:“这运粮之人从何而来?”
“淮西提举常平司找的人。”
王宗濋问道:“这些人在半路可有私吞部分粮食?”
“王太尉若是怀疑有私吞,可以检举,让户部派人去查,不放心户部,就让审计院去查,你以你猜测之名义,私扣京师储备粮,若是酿成严重后果,谁来负责?”
“钱侍郎,我刚才已经问过了,《大宋商社管理条则》已经颁布有一段时日,按照这份条则规定,淮西的商人规范,也在这份条则的范围内,运粮的这些人可有归属商社名下?商社登记人是谁?本次运粮,他们获利多少?需要缴纳商税是多少?可有缴纳?”
钱盖被问得愣了一下,说道:“现在是京师储备粮,马上要过冬了,你现在说这个作甚?”
“朝廷颁布了新政,怎能不严格按照新政执行?”
“现在还有许多民间商人都没有登记商社,你不去管他们,来管京师储备粮的运输?”
王宗濋呵呵一笑,说道:“我一个个来管!”
“你!”
“宋金榷场马上要开设了!”王宗濋的脸色阴沉下来,“难道诸位还打算让一些来历不明的人,把商品运输到榷场,跟金人交易?”
他一说到这里,现场就安静了下来。
“若是有人私自运输铁,谁担当得起这个责任?”王宗濋继续追问。
“《大宋商社管理条则》已经颁布了一年多时间,都不拿它当一回事,那我今天就让那些自以为是的人,付出一点点代价,这很合理吧?”
王宗濋放下茶杯,一副流氓无赖的架势。
钱盖说道:“赵相公,这件事不能拖下去,若是粮食不到京畿提举常平司,恐怕……”
“王太尉说的也有道理,陛下在今年反复强调,提举常平司的储备粮要单独出来,以国有商社的形式运作。”赵鼎说道,“从过往给上来的汇总来看,各地提举常平司对粮食管控非常混乱。”
“大宋二十四路,储备粮牵涉巨大,如何知晓运输途中是否有人私吞?”
对于赵鼎的这个问题,众人保持沉默。
“就这个问题,陛下在《国营商社和官府管制新论》中就提及过,诸位莫非都没有读?”
众人还是不说话。
“陛下的原话,官府管制粮食最大的弊病在于无法标准化、明确化,考绩指标不能责任化,造成管制的无效化、大肆浪费。”
“接下来,宋金榷场,大宋和高丽的榷场,大宋和日本的榷场,都会设立,还有大宋与南洋的榷场。”
“商品贸易日渐繁多,官府禁榷越来越繁琐,如此没有标准化、明确化,考绩指标无法责任化的现状,如何治理日益繁盛的商业?”
钱盖也不说话了。
赵鼎继续说道:“以我看,淮西提举常平司的常平仓就改为淮西粮储监,像文思院那样来治理,每年定目标,给预算,独立的营收,以营收作为陛下说的标准化、明确化。”
“如此,淮西运粮到京师,到京畿路粮储监,不要以给的形式,要以卖的形式,10万石抵达,营收就是7万贯,年底查账,一目了然,中途若有克扣,交货的达不到10万贯,京畿粮储监是绝不会支付7万贯的。这些问题不就解决了?”
王宗濋嘀咕道:“对嘛,现在各地粮食进京一团糟,各地商品入京更是杂乱无章。”
钱盖说道:“赵相公说得有道理,但眼下的问题总得解决。”
蔡懋说道:“问题处理也不难,淮西提举常平司担责,换人,至于这笔粮食,先入京畿粮仓,既缓解了京畿粮食问题,也起到了威慑作用。”
王宗濋还想说点什么,赵鼎说道:“只能如此,权责到人,下面的人没有权力推行规则,出了规则问题,有权的那个人担责,这也是陛下经常说的权责同行。”
便在众人讨论的时候,王怀吉急匆匆到了政事堂。
“诸位相公,官家有事宣诸位入文德殿,还有诸位尚书大臣。”
赵鼎说道:“我们马上就过去。”
一路上,王宗濋问王怀吉:“是出了什么事吗?”
“王太尉去了就知道了。”
东府众人入了文德殿,发现西府和军政院的主要人员也都在,不由得好奇起来。
行政和军政的要职人员都在,这必然是发生了大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