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回到宋朝当暴君 > 第796章 天朝上国的规矩!(第一更)

第796章 天朝上国的规矩!(第一更)(1 / 2)

书名:回到宋朝当暴君 作者:画凌烟 字数:2114

“大王,我代表天子,向您表示真诚的敬意。”张邦昌取出赵官家御赐宝剑,双手呈递上去,“此乃天子随身佩戴之物,天子让我赐予大王您。”
段正严连忙走出来,毕恭毕敬,亲手将一把剑接过来,他感激涕零地说道:“天子垂怜,小臣荣幸之至。”
赵宁这个人,喜欢玩先礼后兵。
一开始大家好好说话,等把氛围炒起来后,再提自己的要求。
这个套路段正严其实是不知道的。
他赵官家的东西绝对是不会白给,只要你拿了,那必然要交出一些东西来。
张邦昌回到自己的座位,他说道:“大王,这两年来,双方在贸易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尤其是以茶叶和马匹来说。”
“皆是天子仁德,我小国弱民才有一口饭吃。”
“也是大王勤政爱民,百姓安居乐业,否则百姓怎会自告奋勇与天朝贸易?”
段正严被夸得有些高兴。
他这个人的确是一个明君,几乎明君的所有优点他身上都有。
俭约、勤政、与民休息,而且仁德、守信。
大理国在他的治理下,确实达到了一个巅峰。
“天使谬赞,小臣愧不敢当。”段正严举起酒杯,“天使,小臣敬您一杯,希望两国永世交好。”
张邦昌也很配合地饮起酒来。
这活其实并不好干,至少张邦昌觉得不好干。
大理国对大宋朝是非常热诚的,人家一直想抱着大宋朝的大腿,但大宋朝对大理国的态度却爱理不理。
现在大宋展现出空前的热情,大理国上下自然是极其欢喜。
大理国君臣与大宋使者们把酒痛饮,气氛其乐融融。
等把气氛炒起来后,张邦昌开始有意无意带话题。
他说道:“大王,给您介绍一下,这位是成都府路国营商社主事方正言。”
方正言行礼道:“下官参见大王。”
当年赵佶赐段正严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云南节度使、上柱国、大理国王。
严格来说,段正严名义上是赵官家的臣子。
方正言在他面前自称下官,合情也合理。
段正严也连忙回礼:“有礼了。”
“这两年,所有的马匹和茶叶买卖,都是方主事在操办。”张邦昌继续说道。
“辛苦方主事。”段正严礼貌客气地说着。
“大王言重了,都是为了两国福祉。”方正言说道。
段正严又说道:“这其中若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小王协助的,且但说无妨。”
“倒无甚问题。”方正言说道,“双方交易都很愉快,贵国百姓仁善,天朝百姓礼义,其乐融融。”
段正严不由得笑起来,双方又拿起酒杯饮了一番。
气氛更是欢乐。
“下官忽然想起来,倒确实有一个小问题。”
“方主事但说无妨。”也许是真的高兴,段正严颇为豪爽。
“问题也不大,随着双方贸易量越来越大,所牵涉到的交易铜钱数量与日俱增,每每我朝商旅要用大车运输巨量的铜钱,实在颇有不便,贵国商旅拿到铜钱后,又要慢慢清点,且回国运输中很难保证安全。”
听完,段正严不由得点头,这确实是问题所在。
“大王可有办法解决?”张邦昌说道,“若此事不能解决,恐怕两国商旅往来会受到极大限制,交易数额也不会再增加了。”
段正严叹了口气,说道:“小王亦知晓此事的难处,一时间也无办法。”
方正言故作思考,随后说道:“大王,下官倒是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此事。”
“你且说来。”
“我大宋境内现在已经普及交钞,若是在大理国境内开设一家银行,我大宋商人只需要将钱储备到银行中,贵国商旅与我朝在成都交易,我朝商人开具票汇,贵国商旅凭借票汇到大理银行取钱,若是半途遭了劫匪,劫匪不能知晓开具汇票之人的名讳,是无法去银行取到钱的。”
段正严一听,顿时喜出望外:“此计甚妙!此计甚妙啊!”
“不过,我朝现在皆以交钞通行商货,银行也只能取交钞,所以大王需要让民众能接受交钞。”
段正严顿时面露难色。
“大王有何难言之隐?”
“不瞒你们说,早些天我便与相国商议过此事,相国不同意用交钞。”
张邦昌心头一动,立刻追问道:“那大王可否愿意?”
“小王倒是认为可行。”
张邦昌深吸了一口气,看来赵官家推测的是对的,段正严此人性格温和,对许多事的态度都是顺其自然,不会过分人为强制干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