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送给甄宓的礼物(1 / 2)

书名:三国:家父典韦,开局撞见曹操偷香 作者:紫砚 字数:3341

常山赵子龙,危难中几次救下阿斗,才有了后面蜀汉的继承人。
典满想着阿斗是真有点可怜,他媳妇的妈,也就是夏侯涓,成了我的正室。
如果再没有赵云七进七出的话,那能不能活下去都不好说了……
典满想到这里,不禁一笑:“这么看,小曹丕还是挺幸运的……”
“曹丕怎么幸运了?”郭照在一旁,边按摩着典满的腿,轻声问道。
典满看着服侍着自己的郭照,得意一笑:“我说小曹丕,没有像我这样好的娘子服侍,真不幸运呢?”
小曹丕皇位没了就算了,郭照和甄宓,两位皇后现在还稳稳地被我拿捏。
看来这冥冥当中,我也有帝王一般的艳福啊哈哈哈。
典满想到这里,心中暗爽。
好,那就先与阿照和慧儿举办完婚礼后。
想办法北上去接宓儿,收赵云!典满心里做好决定。
有了目标心情就大好,效率也会提高!
“来人,把黄叙、李炎和郑伟叫来。”典满吩咐着下人。
一会儿的功夫,三位小弟来到。
“老大,有什么事让我们去办吗?”李炎拱手。
典满对着三人说:“现在我要造纸,建工厂,招工人,一切和之前涓酒一样……”
郑伟会意:“明白,还是我们各自负责,相关的事情对吧?”
典满点头:“聪明!生产给李炎,销售给你,运输和监督给黄叙。各司其职……”
没有太多废话,三人已经明白,各自离开。
没过几天,纸坊里的每名工人,每天已经可以生产300-500张纸,典满手上很快就有了第一批样品。
典满心里有个小小的计划,纸张是传播知识的手段。
知识是士族大家力量的源泉,但如果将知识的传播,扩大到更多的地方呢?
这不就是现代报纸传媒的力量吗?
而典满深知,传媒和舆论的力量有多大,不然秦始皇也不会焚书坑儒。
这力量是控制人们头脑的,谁先抢占了位置,谁就能做出有方向的引导。
典满心中想到一个念头:办报纸!
想到这里,他回到书房,奋笔疾书着什么……
现在的朝堂之上,最受人尊重的就是荀彧,人称荀令君。
典满知道,这事牵头的,还得是像荀彧这样的,士族领袖才可以……
这天,荀彧府邸,典满拿着精心准备的礼物前来。
“报告老爷,门外有人求见!说是司空义子,郎中令典满。”家丁在门外通报。
荀彧听闻典满,眉头微皱:“好了,我这就过去,让他到偏厅等我。”
在他的印象里,典满以前是个好色和溜须拍马的人。
但前两天展示的曲辕犁和水车,让他着实佩服他的奇巧之术。
尤其是最后不要赏赐的大义凛然,这和他之前的印象极为不同。
此人若不是心机很深,就是毫无心机的简单而单纯。
但单纯的人,又怎么会靠认干妈步步为营呢?!
荀彧来到偏厅,拱手行礼:“郎中令久等了,不知郎中令来我这里,有何贵干?”
典满拱手行礼:“荀令君乃名仕之翘楚,又是荀子后人,所以我特来求教。”
荀彧笑着说道:“郎中令不必客气,有何疑惑但说无妨。”
典满拿出一张造好的无字甄宓纸:“您看看我这新产品,会受广大文人欢迎吗?”
荀彧眼前一亮,只见典满手中的纸轻薄光滑,比起已经出现的蔡伦纸,细腻很多。
典满把甄宓纸交于荀彧手中,这是我和中山甄家的甄宓小姐,一起研制的甄宓纸,又称福纸,希望能给天下之人带来福祉。
荀彧拿着纸,仔细观察:“好纸、好纸啊,来人!拿来笔墨我要试试这福纸。”
下人拿来笔墨,荀彧写了几个字,相比于竹简和蔡伦纸,这种纸字迹更加清晰,墨迹也更容易干,利于书写的速度,明显强了太多。
典满拿出两本手抄的书籍,递给荀彧,上面写着《三字经》和《弟子规》。
《三字经》是南宋、王应麟写的,《弟子规》是清代李毓秀的作品。
典满想,反正东汉这个时候也没有呢,写出来充充门面。
这也还多亏他的爷爷,在上小学的时候逼着他背下来,是他肚子里的,为数不多的墨水了。
荀彧看着里面的内容,频频点头:“妙哉、妙哉!没想到郎中令还有如此文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