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陛下,九皇子造反了! > 第80章 高明的法子

第80章 高明的法子(1 / 2)

书名:陛下,九皇子造反了! 作者:00玖 字数:2493

“关中旱灾失收,朝廷心念百姓,特拨发赈灾银两以济乡民,凡从外地而来的灾民,每人可领五百文用作回乡的费用。”
衙门口,穿着皂服的衙役敲着锣喊道。
“凭本人的官发路引领取赈灾银,本县衙会登记造册,不可重复领用。”
“冒充灾民者,杖责。”
“扰乱秩序者,杖责。”
“重复认领者,杖责!”
啪啪啪三声锣响,喧嚷的县衙门口顿时安静了下来。
“来来来,排好队啊。”泾川县衙的差役纷纷走出来维持秩序,其中两个衙役打开箱子,显露出满满一箱铜币。
围拢在县衙门口的灾民顿时眼睛亮了。
或许是站在旁边维持秩序的衙役给了震慑的作用,灾民排着队,由县衙的差役数好半贯,查看路引,盖章,发银。
井然有序。
萧夜几人站在远处,静静地望着领取赈灾银的现场,神色稍安。
“似乎没什么问题嘛。”李莽挠挠头,有些疑惑地问道,“你是担心朝廷的银子被地方官克扣?发不到灾民手中?”
“不会吧,泾川县距离京都城也就十多里,敢这么明目张胆地玩手段?”周庆也疑惑,“泾川县县令不过七品官,谅也没这个胆子吧?”
萧夜静静的盯着人群,神色微动。
“如果是你们,想要得到朝廷的赈灾款?会怎么做?”
李莽歪了歪脑袋,眼神清澈而愚蠢,“我要那玩意干嘛,武国公府虽然算不上富有,但也足够老子平日消遣,即便不够了,我找韩末那小子要不就行了……”
周庆鄙夷地看了眼李莽,接着萧夜的话说道,“如果是我,自然是先要和官家搭好线,然后从赈灾的银款之中克扣下来。”
萧夜摇摇头。
“按照大胤户制,赈灾的银两需要专门制作拨发账目,详细到每户每人,还需要加盖地方印信。如果擅自扣押赈灾银,只需要查一查账目就能发现。”
萧王妃眼神微微闪烁,她出身陵阳世族,嫁与萧氏皇族,即便不经手这些事,但也了解一二。
“外地流民的赈灾账目虽然粗糙一些,但还是有眉目可循。”
萧夜略有欣赏地看着萧王妃,“所以,你会怎么办?”
“我会……假借流民身份,将赈灾银代领出来。”萧王妃眼睛渐渐亮了,“这些从外地逃难的百姓,大多数没有路引凭证。”
“暂居之地的官府照例会为其办理临时凭证,做法粗糙,很容易造假。”
“只需要和官家商量好,便可以合理的名目领出赈灾银,再五五分账,神不知鬼不觉。”
“即便后来有人查到,也可将责任推到灾民身上,上下难究。”
胸大有脑,点个赞。
萧夜点点头,“我想来想去,也觉得这是最保险的办法。”
李莽一脸无知,“还有这么多弯弯绕绕吗?”
周庆同样龇了龇牙,不明所以。
就在这时,原本井然有序领取赈灾银的人群中,忽然传出一阵骚动。
“不是说每人只能领五百文吗?他怎么领了好几两银子?”有个老头指着前面的男人,愤愤道。
站在他前面的男人三十来岁,一脸横肉,“不服气?老子给同乡的弟兄代领赈灾银,你有意见?”
“代领?代领也得有凭证啊……”
“凭证,你要凭证?”大汉从怀中掏出一沓路引,啪啪甩在老头脸上,“瞧见没,这就是凭证!还要不要老子给你摊开念念?”
“老东西,多管闲事!”
老人张了张嘴有些不忿,又不愿惹上事,只能闭嘴。
听到动静的差役走过来,仰着头问道,“怎么回事?”
“官爷,小人是从肃州逃难来的,一起的还有百来个同乡,有老有少,不过因为身子虚弱走不了路,在红枫山上找地方休息了,让小人前来代领赈灾银。”
大汉掏出一沓路引在差役眼前晃了晃,“喏,这是我那帮同乡的路引凭证……朝廷没说不能代领吧?”
差役眼神闪了闪,点点头,“有凭证就行,可以代领。”
“谢官爷。”
大汉送走差役,回头嘲讽地瞪了眼老头,仰着头挤到了前面。
整整一百张路引,上面写着姓名和籍贯,还盖了当地的官印。
大汉兜着五十两银子扬长而去。
萧夜眯着眼睛盯着走远的大汉,眸光幽深,“这是第一个……”
周庆朝着身后打了个手势,跟在后面的一个手下绕开灾民,快步跟了上去。
“第二个……”萧夜再次出声道。
只见人群中,一个蒙着头巾的女人掏出一沓路引递到差役面前,差役略微看了看,从箱子中拿出五十两银子递给女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