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重大变故(1 / 2)

书名:从软饭秀才开始称霸天下 作者:我将踏歌而来 字数:2886

就在孙山表演大获成功,并勾搭上谢美玉母女,打算在衡州府收割名利和财富时。
他母亲孙陈氏收到了儿子孙山的书信,也得到了张家主母通过媒人的邀请,请她上门商谈儿子孙山和张芷静的婚事。
虽说,在儿子孙山考取秀才之后,有不少的人家通过媒人,欲将女儿许配给孙山。
但儿子一直没松口,以自己年幼,还要继续攻读学问为由,拒绝了任何人的提亲。
这让孙陈氏又恼又喜。
但这次不一样,因为张家说和儿子孙山达成了协议,以湘南府首衡州君又来酒楼的二成股份,作为张芷静的嫁妆,提前为儿子攻读学业铺路。
也就是说,自今年起,儿子孙山就拥有衡州君又来酒楼的二成股份,每年可以分配到好几百两银子。
我天,每年有好几百两银子!
这让之前还欠债,好不容易借儿子办庆功酒才还清账的孙陈氏,感觉自己再一次做梦了!
要知道,自己现在一年下来,辛辛苦苦最多也过赚二三两银子。
就算丈夫没死的时候,收入最好的时候,一年收入也不过七八两。
而儿子现在光一年分红所得,就有三四百两!
另外,和孙陈氏同样高兴的,还有孙兵。
他也接到了孙山的来信,要求他带领着白沙村孙家愿意出去闯荡的子弟,到衡州去开拓一番事业。
这让心比天高,却又苦于无人带路,一直感觉郁郁不得志的孙兵,也大为振奋。
虽说,孙山在书信里没有明言,具体要做些什么,但笔外之意,要他做自己最擅长也最感兴趣的。
那么,无非是带领一帮自家的兄弟,在衡州打出一片江山。
但这和自己在泉山镇这小地方不一样,在白沙村在泉山镇,最多是混点散碎银子,混点小钱,发不了家。
不然,他混了这么多年,不会连一辆马车牛车也没有混到。
到了衡州就不一样了,首先有张家的财力支持,另外,秀才堂弟还会出谋划策。
到时候,不说像孙山那般,一去就混了两成股份。
最起码,比起在泉山镇这片土疙瘩里,要好多了。
“三婶,你有什么好考虑的,直接让人提亲就是,张家都点头同意了,你还这犹豫什么?”
孙兵望着三婶,捏着堂弟寄回来的信,一副又喜又惊的样子,心里有些看不起:真一乡下妇人,这么好的事,赶紧定上了就是,再说,你认字吗?
“兵哥儿,我听你弟弟的,他出门的时候说了,婚事的事,别替他拿主意,他说他将来肯定不止于秀才。”
这话听得,孙长平兄弟和孙山的几个堂兄们,无不眉梢挑了挑。
看来,自家这侄儿(堂弟)心气挺高的嘛!
难道,他想将来考上了举人进士,再结一门更好的亲事。
不然,以他一个秀才,又穷得饭都吃不上的窘迫样,能娶到张家小娘子这么,又有钱又漂亮的姑娘,不是心满意足了。
“弟妹,你让我再看看山儿的书信。”
孙大平想了想,感觉自己虽然念完了书信,还是没太理解透彻。
“他二伯,你快看看,山儿这信也不写明白,和他出门之前,说的也不一样。”
“可能是他不好明说吧。”
孙大平作为家里除了孙山之外,学问最高的人,一边解释着,一边捏着侄儿的书信,再次反复看了看起来。
过了良久,他终于理解了点什么,笑了起来。
这让一直盯着他看的孙兵急了起来:“二叔,你快说呀,弄懂了,我也好早点去衡州。”
“你急什么?”
孙大平瞪了孙兵一眼:“兵哥儿,你这性子得改改,到了衡州后,要多听听你九弟的,你看你九弟多含蓄。”
说着,孙大平晃了晃手里的三页纸的书信,向着也一脸急待的孙陈氏笑道:“弟妹,我理解山哥儿的意思了,他大概是说,可以先答应下来,但是时机成熟再了说,他不是说他还小,张家那丫头还年幼,身体没有成熟嘛。”
“以缓待变,拖刀之计!”
一向喜爱三国,爱听兵家故事的孙兵,这次率先的抢答起来。
“对,大概是这意思。”
孙大平向孙兵点了点头,表示对侄儿孙兵的赞许。
“他二伯,那你的意思是我先和张家那边谈着,先把婚定了,至于成亲的事,由山儿他自己把握。”
“对,就是这意思,山哥儿他这书信也差不多就这意思。”
“哦,这我明白了,真搞不懂山儿这心思,哪这么多弯弯拐拐的。”孙陈氏说着,自得的扫了扫,自从儿子考上了秀才之后,老大老二两家子,一切都让着自己的模样。
以前可不是的,尽冷眼看自己,生怕自己上门借钱借东西。
想到这,嘴角向上弯了起来:“这孩子变了好多,看来还是多读书的好,有了功名就是不一样。”
这话听得孙长平两兄弟,心里一苦,暗暗念道:这谁不知道,也要读得出来才行!
“好,山哥儿的事就这么定了,这几天,三弟妹你让陈阿婆先过去说说,等说得差不多了,我再和三爷爷去张家一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