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寒门崛起:从最穷县太爷到富可敌国 > 第119章 收割时机已到,张羽下刀了

第119章 收割时机已到,张羽下刀了(1 / 2)

书名:寒门崛起:从最穷县太爷到富可敌国 作者:吴九爷 字数:2515

在张羽的规划中,新的城区城墙总长四千多米,高九米,宽六米。
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就单单挖地基,一天时间他们最多挖三百米,也就是说,至少半个月的时间才能挖好地基。
考虑到所有人长时间劳作之后的速度下降,那就得按二十天来算。
不够好在,众人是全部投入了建城的工作,各司其职,只要砖窑开始产砖,张羽就可以依托工匠,开始在挖好的地基里面,开始建造城墙。
这里的时间就会覆盖在一起。
但是如果按照目前的人数,想要完全按照图纸建造完成,至少要保持如此高强度的工作,一年的时间。
现在马上如东,农作物都无法种植,所以张羽才能安排所有的百姓来工作。
一旦来年开春,所有的百姓都要回去务农。
而且一旦入冬白雪皑皑之后,建城的工作就只能开始搁置。
也就是说,张羽只有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
全场四千多米,如此浩大的工程,平川县要是有更多的百姓就好了。
张羽也愁,不过现在只能硬着头皮上,平川县想要发展,就一定要建新城,修路。
想要富,先修路。
这是前世流传很久的口号。
翌日清晨。
张羽就立刻来到了砖窑这里。
此时第一批砖头已经生产了出来,长三十厘米,宽十五厘米,厚度十厘米。
这种砖头坚硬无比,敲起来还有一种清脆的声音。
“质量不错,按照给你们的模板标准,严格按照数量生产。”张羽点头道,因为作为城墙的外包砖头,每一层的标准都不一样的。
听闻此言,所有的百姓都开始欢呼,然后大干了起来。
张羽拿着手里重重的砖头。
心里不由得激荡无比,目前大齐几乎所有的城池,都是用黄土一层一层的夯实,并没有前世古代城墙的外包砖头。
可以说,他这个县城能用上外包砖头,是整个大齐绝无仅有的。
走到这一步,砖窑已经完全可以自主运行,秦良亲自在这边盯着,张羽也放心交手了。
然后他便带着两千人,来到山上,然后开始不要命的运送黄土。
古代城墙的夯实技术,夯筑时自下而上采取了加筋强固的措施,每隔2米就铺有一层间距为2-3米的木桩。并在夯土时将每层夯土的厚度控制在12-15厘米,使夯土层更加坚固密实。
不仅如此,夯土墙在包砖时也有特殊设计保持城墙稳固。在城墙基础处,先用巨大条石垒起半人高的挡土石墙,再在条石上砌筑城砖作为挡土砖墙,这部分砖墙的厚度从下到上逐层收缩,最高处的砖墙也要厚0.53米。
除此外,挡土砖墙内侧每隔6米还砌有一座与城墙高度一样的厚实城垛,来增强夯土的稳固性。
使得用这种技术建造起来的城墙又高又坚固。
张羽完全按照这个标准来。
建造需要的巨大石板,还有木板,张羽让所有的对应工匠,拼命先赶制出来。
张羽现在恨不得一个人掰成十个人来用。
这弄得黄吉那边是叫苦连天。
之前张羽给的任务已经够重了,现在又得抓紧赶制木板。
生产队的驴都不是这么使唤的。
夯实土层的任务,就交到了壮年男子的身上。
张羽当天就阻止人开始夯实第一层土。
烧砖的,挖地基的,生产石板的,生产木板的,夯实土层的,一万多人各司其职。
哪怕是懂事的孩童,都在发挥自己的作用。
张羽亲自参与了夯实土层的工作,撸起袖子,也宛如是个普通老百姓一样。
众人见堂堂县令大人都参与了进来,更是卖力的干活。
城墙是分段式,一层一层夯实,这样建造出来的城墙,只要有足够的厚度,加上外包城墙,就连大炮都能扛得住。
当然大齐如今的科技水平,还没发明火药。
自然也不可能出现大炮这种攻城利器。
与此同时。
燕关。
魏泽带着自己的五千人马,已经换防到了燕关关内。
燕关地处大齐边界,掐住了漠北进入大齐的要道,只要燕关不失守,胡人想要摸进大齐境内劫掠再安然无恙的离去,是绝对不可能的。
魏泽站在燕关的城墙上,看着外面茫茫的大地,眼中寒芒乍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