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 > 第三十六章 秦枫:我要开始贪污了!

第三十六章 秦枫:我要开始贪污了!(1 / 2)

书名: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 作者:剑西来 字数:2453

什么?!
应天知府高文天,因贪赃枉法,欺君罔上,已全家抄斩!
新任知府,将于数日内到任。
县衙里刚收到的通告文书,让秦枫陷入呆滞。
怎么我走到哪里,哪里死知府……
那个高文天,大老远跑到淳化县来,目的主要是争夺灌溉新法的政绩,以及推销他家的千斤大小姐。
倒也罪不至死吧。
不过这种心思钻营之辈,保不齐真的有什么贪污不法的事情,触犯了皇帝逆鳞,然后就嘎了。
死得好啊!
秦枫很快就松了口气,本来他拒绝高文天拉郎配的事情,可以说大大得罪了这位顶头上司,为避免后顾之忧,甚至打算紧急结个婚呢,只是不知道这淳化县能不能找到自己随便编出来的那个“兰娘”。
现在好了,死得干干净净,自然也不用担心再被知府穿小鞋。
秦枫脸上浮现出如释重负的微笑,然而当他翻到下一封通告文书,笑容瞬间就僵在脸上。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为驱除鞑虏,永固河山,朕决意亲征北上,以竟全功。凡六合之内,广招兵勇,奋发有为,共赴国难……”
这竟然是一道募兵的圣旨!
洪武二年?
朱元璋御驾亲征?
没这一段啊!
秦枫迷茫了,几乎以为自己是学了个假历史。
的确,大明建立之后,北元的残余力量始终未靖,王保保等元朝名将还在伺机反扑,朱元璋也因此派出徐达等精英,数次北伐,为大明扫清边患。
但是御驾亲征?
从来没听说过!
爱御驾亲征的,不是朱元璋,是他的儿子朱棣呀!
可是现在,圣旨就摆在眼前,就连淳化县都收到了募兵的通告,并列出详细的标准,规定了一县之地,依照鱼鳞册上登记的人数,必须要出多少男丁。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不管是朱元璋还是徐达,都是当世名将,绝不可能犯朱祁镇那种愚蠢至极的错误。
这次御驾亲征,调兵六十万,对外号称百万大军,自然也需要海量的人力财力支持,从全国各地征集的这批兵勇,或许不用上阵杀敌,但必须要承担输送粮草等必要的杂役。
这本就是打大仗应有的筹备,而义务兵役制度,也是写进大明律的,凡大明子民,必须无条件遵从。
太奇怪了!
秦枫印象里,朱元璋并不是喜欢穷兵黩武的君王,尤其是到了后期,他知道自己杀伐太甚,锋芒过于凌厉,便将怀柔的期望放在太子朱标身上,希望他能以文治天下,让新建的大明王朝得以休养生息……
作为整个华夏最有战略眼光的几位伟大帝王之一,朱元璋似乎不应该本末倒置,在这个时候再大举对北元用兵,不论是人力还是财力,都是极大的损耗。
事实上,如果朱棣不是凭借郑和下西洋搞到了不少钱,照那个打法,大明只怕衰败得更快一些。
一般来说,以洪武元年制定的卫所制,已经能够满足战事需要。
可是这次御驾亲征的规模太大,这才需要从民间募兵,用作补充。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朱元璋不顾一切,甚至不惜动用民力,竟然动员了大军六十万,这是要把北方彻底踏平么?难道也要来一个饮马莱茵河畔?
北元现在的残存力量,不就那么大猫小猫三两只,除了王保保之外,其他几乎不堪一击,王保保虽然能算得上是一代名将,却也不可能逆转大势。
想不通。
尽管心中万分不解,但秦枫作为淳化县知县,募兵是他职责所在,不能打折扣。
唉!
好端端的,谁愿意上战场打仗呢,募兵这个活可太不好干了。
然而令秦枫万万没想到的是,募兵的事情,竟然进行得极其顺利!
完全没有想象中的“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犬不得宁焉”……
很快,淳化县规定的人数,就已经凑齐。
虽然家中父母也万分不舍,在送别的人群中抹着眼泪,但秦枫却听到了令他穿越后最为震撼的话。
“小五子啊……你去吧!去好好打仗,杀敌立功!”
“家里不用操心,秦大人教了这么好的法子,庄稼眼瞅着就要收割了,今年是最好的年景!”
“能有秦大人这样的好官,咱们老百姓的日子,就有了盼头!”
“现在朝廷要打仗,也肯定有他的道理,咱们这些土里刨食的,不懂那些事,但只要日子有指望,咱们愿意听朝廷的话,听秦大人的话……”
华夏的老百姓,真是最好的老百姓!
秦枫的鼻子发酸,看着眼前父子分别,爷孙分别的场景,心中升起感慨,却觉得自己身为一县父母官,实在没有什么能为他们做的。
哪怕给点钱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