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 > 第四十章 你们怎么还卷起来了?

第四十章 你们怎么还卷起来了?(1 / 2)

书名: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 作者:剑西来 字数:2529

多日来的忐忑,忽然化作宛若炸裂一般的欢喜。
整个场面瞬间沸腾起来。
“秦大人……”李老汉颤声道:“我,我现在就可以搬走粮食?”
到现在,他还是不敢置信,觉得简直是在做梦。
要知道,前些日子收税粮,他家共有十九亩田地,一共也就交了二十八石半的稻谷而已。
现在,却要平白拿回去二十石!
相当于今年的收成,几乎就没交啊!
天底下,还真有这样的美事儿?
“可以啊。”秦枫伸手一指早就准备好的,堆积如山的“光荣粮”,笑道:“要不要本官找辆车子,帮你运送回家?”
“不用不用!”李老汉瞬间觉得现在自己都能替儿子从军,见到那什么北元鞑子,砍下十个八个脑袋都不在话下!
搬粮食这点小事,还用大人帮忙?
若是出徭役的百斤石料,能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可是搬回家的百斤粮食,不管李老汉或是在场的任何一个人,都能健步如飞!
但二十石粮食,着实不少,合有足足一千五百斤顶好的稻谷,李老汉还是飞快地找到了车子,把这些稻谷一股脑搬上车,然后在无数羡慕得快要流口水的眼神中,挺胸抬头,亲自拉着车子,走得那叫一个骄傲。
光荣啊!
秦大人说了!这是咱家的光荣粮!
哈哈哈哈!
“糟了,没车子了啊!”
“谁家还有车子可以用的?”
“不妨事!我家七口人,除了小伢子还不顶事,其他人都来了,没有车子我们也能搬回家,这才多点路程!”
哈哈哈,这些淳化老百姓,太可爱了。
秦枫看着,十分有趣。
花钱,的确是比赚钱舒服多了。
早几天交粮的时候,虽然也是磕头声一片,人人称颂秦大人仁义,但那些老百姓看着粮袋,肉疼的模样,秦枫可还记忆犹新呢。
今天发粮,就完全不一样了!
千恩万谢,已经不足以表达乡民们对秦枫的感激之情。
县衙门口,发粮现场,就连那些家里没人从军,跟今日的福利不相干的百姓,都齐刷刷跪倒一片,觉得这位县太爷,何止是父母官,简直是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转世啊!
秦枫微微感慨。
若是换到七百年后,要征集打仗的,别说是二十石粮食,就算是二十吨,也有很多人家不乐意去。
可是在这里,徭役的意识已经植入每个人心里,原本就是老百姓沉重负担的一部分,他们习惯了。
而这原本是义务的事情,现在却得到了秦大人的亲口称赞,说他们是“为国为民”,说他们“从军有功”,还给发了最实在的粮食,足足二十石!
怎能不感激涕零?
好多人家甚至当场就悄悄询问心情很好的秦大人,问朝廷什么时候再募兵的话,一定要考虑一下他家,哪怕不发二十石,发十八石也行啊!
我家十六石!
我们十五就行!
都是为国为民,秦大人看着给就好,咱不为了那点粮食,主要是为了从军报国!
嚯!
秦枫无语。
你们怎么还卷起来了,这样不好……
这次秋粮,收上来十八万九千石,发掉光荣粮一万三千石,还有十七万六千石。
这十七万六千石粮食,秦枫从中拿出三万石,亲自雇了车队,押往应天府的官仓。
是的,这三万石,才是秦枫上交给朝廷的税粮。
按照朱元璋制定的“三十税一”的国策,淳化县按照田亩数量,应当上缴税粮一万三千石。
但这一万三千石,是要进到指定的官仓,才算数的。
从淳化县到应天府官仓,路途上的人吃马喂,甚至于损坏亏欠之类,都要自行承担。
因此,原本一万三千石的粮食,秦枫就要准备接近三倍的数量。
这还是因为应天府官仓距离淳化县很近,若是那些距离遥远的地区,这个损耗的数量,甚至可以达到十倍之巨!
唉!很遗憾!
秦枫押着粮食,心中有些感叹。
后来朱棣靖难,改国都为北京,天子守国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