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 > 第六十五章 县学开课,朱元璋的心声

第六十五章 县学开课,朱元璋的心声(1 / 2)

书名: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 作者:剑西来 字数:2979

一百零八个孩子,眼睛里跳跃着兴奋期待的光芒,排好队伍。
跟七百年后的那些宝贝疙瘩不同,在这个年代,六七岁的孩子已经要帮家里承担一些活计,甚至有穷人家的孩子,七岁就拖着爬犁下地干活,任凭粗糙的农具将稚嫩的肩膀磨出一个个血泡。
可是现在,他们却幸运地入选,成为枫兰县学第一批的学生。
从此,不但可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每天两顿饭这里都管,甚至还能每月拿回八斗米,上好的精米!
若不是秦大人的好政策,天底下哪有这种美事儿?
选上县学的这些孩子,不用说家里的欢天喜地,光是左邻右舍传来的那些羡慕嫉妒的眼神,就足以让他们挺起胸膛,感受到那种深深的荣耀。
孩子们望着秦枫,这位淳化县的父母官,如今真是比亲生父母更令人敬重。
秦枫身边站着三位先生,似乎都有些年纪了,岁数最小的也是头发花白,有的神色温和,有的则看上去十分严厉。
更引人注目的,是秦枫身后,那一袋袋分装好的廪米,每袋都是八斗的份量,只多不少,孩子们今天第一天上学,到放学的时候,便可以把这些廪米扛回家!
从古到今,有谁听过不下地干活,就能变出粮食的好事!
甭管是六七岁的孩子,还是送孩子来上学的淳化县民众,全都是眼睛放光,尽管那几位面生的先生也挺吸引研眼球,但终究还是比不上实打实的粮食更令人心中激动。
八斗精米啊!
瞧我家孩子多有出息,这才六七岁,就能往家里挣粮食了!
昨夜,不知多少人家,捶胸顿足,哀叹自己的孩子怎么就大了一岁,或是小了半岁。
早知道,当年抓点紧,多生几个,甭管男女,都能赶上这波机会啊!
白居易诗中的杨贵妃,曾让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但现在秦枫办的这个枫兰县学,在淳化县掀起了男女平等的风潮,但凡是选中入学的人家,再也不嫌家里的女娃子是赔钱货了。
明摆着的,这可是赚钱货,每月八斗呢。
“同学们,今天是开学第一天,欢迎到来。”秦枫作为淳化县知县,同时也是枫兰县学理所当然的校长,简单的开场白之后,便开始介绍身边的这几位老先生。
“这位是宋瑜,宋夫子。”
秦枫神色一整,郑重介绍道:
“宋夫子学问渊博,儒学功底极其深厚,早年曾为前朝进士,后不喜官场黑暗,退隐林泉,此番为了提携后辈,来到淳化,传授圣人之道,负责《儒学》科目,包括但不限于《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儒学经典,望诸位跟随宋夫子认真研习,青出于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啊!这就是宋夫子……
孩子们目光闪躲,不太敢看这位面相最威严的老头,只觉得他神色古板,似乎很不好说话。
宋瑜点了点头,并没有多话,反正以后跟孩子们接触的日子,还长着呢。
至于秦枫所说的,“不喜官场黑暗,退隐林泉”,这是有的。
但所谓“提携后辈”云云,这理由值得商榷。
主要是,秦枫给得实在是太多了!
学问渊博,也得吃饭呢……
不然,谁会远隔数百里,到这淳化县来教这些小孩子?
一来到这淳化县,倒是眼前一亮,不论是平坦宽阔的马路,还是造型奇特的厕所,都让这位宋夫子心中惊奇。
“这位是楚震山,楚先生。”
秦枫继续介绍道:“楚先生心怀慈爱,法理精湛,不远千里到淳化县来,负责《法礼》科目,传授基本礼仪,弘扬孝道,培养行为规范,诸如《孝经》、《大明律》、《仪礼》等内容,督促诸位端正思想,塑造品质,讲明大义,问难律条。”
啊,这是楚先生!
孩子们的目光落在这个笑眯眯的老头子身上,觉得他似乎比之前那位宋夫子好说话许多,便多了几分亲近孺慕之意。
“这位是郑吴,郑先生。”
秦枫最后说道:“郑先生博古通今,思维开阔,负责的是《闻史》,帮助诸位梳理从上古时期以来,尤其是从周代到前元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变迁。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学史,有助于理解和评价过去的事件,用来指导未来的行为。”
最后,秦枫微笑道:“还有一门《数论》,说的是算数的学问,也即是古之读书人‘礼乐射御书数’当中的那个‘数’,因为一时没请到合适的先生,便由本官暂代老师的职位。”
啊!
现场顿时起了一阵骚动。
没想到,这县学里的老师,竟然还包括秦大人自己!
好官那!
真的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官!
秦大人日理万机,上到赋税纳粮的大事,小到淳化县的一个小小的厕所,事无巨细,都要一一用心,现在竟然还在百忙之中到县学里教导孩子成才。
这何止是用了心的,简直是呕心沥血!
咱们淳化县能有秦大人这样的父母官,真是祖宗八辈修来的天大福气!
至此,枫兰县学开设的四门课程,已经全部公布。
《儒学》,《法礼》,《闻史》,《数论》。
这是秦枫亲自制定的科目,的确是花了一番心思,既符合时代需求,又体现先进思想。
课程表已经制定好,就挂在枫兰县学一进门最当眼的位置。
跟古代惯例的半脱产学习方式不同,秦枫的县学,上下午都有课程,更不存在农忙的时候就跑去帮农,扔下学业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