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 > 第六十九章 卧龙凤雏,一同拜见

第六十九章 卧龙凤雏,一同拜见(1 / 2)

书名: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 作者:剑西来 字数:2585

朱元璋回京的同时,吏部尚书藤毅派出的那些探子,也早就把淳化县的各种情况,原原本本地汇报回来。
藤毅家中的会客厅里,礼部尚书钱用壬,也一脸急切地等待消息。
读过密报,藤毅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果然如此!”藤毅伸手一拍座椅的扶手,振奋道:“这个淳化县,一定是陛下选出来的试验田!就如同之前的灌溉新法一样,先在淳化县尝试,然后再全国铺开。现在这个县学,也一定是同样的路数!所以,钱大人,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明白!”钱用壬当然也不是笨蛋,闻弦歌而知雅意,随即低声道:“当今圣上果然爱民如子,居然想到这个先做试验的法子,当真高明!可是这个秦枫,到底是什么路数?藤兄怎么看?”
“秦枫,只是区区县令罢了,或许是有几分聪明而已。”藤毅随手翻开一份份资料,分析道:“你看,这里记载,秦枫原本只是濠州县令,在县令期间,处决了一桩官司,将当地的富户黄某,当堂打死!,可见这位年轻的县令,也是心怀老百姓,不惜拼上乌纱帽的。”
“然后你再看这个时间!这官司的时间,刚好就是陛下微服私访,去濠州城的日子。”
“你知道的,陛下起于毫末。”
“我认为,陛下是看到了这秦枫断案,才起了喜爱的心思,将其调到早就准备好用作试验的淳化县,再暗中提供支持,让他开始折腾!”
有道理!
钱用壬连连点头。
真相,似乎已经快要浮出水面。
“灌溉新法,到底是出自谁的主意,很难确定,毕竟关系到陛下,调查无法深入。”藤毅沉吟着补充道:“但从后来的光荣粮事件来看,应天知府透露,陛下曾经亲自视察粮仓,并且表现出龙颜震怒!那也就是说……这秦枫的所作所为,并不完全符合陛下的心思。”
“你看现在,正在搞这个县学,的确是别出心裁,条理清晰。但唯有这其中的廪米一项,又是这个年轻的秦枫,想当然了!”
“钱大人你知道的,陛下刚刚御驾亲征,横扫漠北,扬我大明国威,但也同时导致了国库虚空,正需要补充,这事情把户部杨大人忙得头发全白了,朝廷缺钱啊!”
“所以,陛下支持县学,却不可能支持秦枫的大手大脚,怎么可能还给入学的孩子发米?”
“钱大人,你明白该怎么做了么?”
懂了!
钱用壬喜形于色,果然还得是吏部天官啊!
这一分析,情况真的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完全算准了陛下的心思。
这样自己再去做事,绝对可以符合圣意,那么未来升官进步,那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我建议,咱们现在就起草奏折。”藤毅站起身来,有些兴奋地说道:“我的奏折先送到,以秦枫在淳化县勤勉为官、教化万民为由,提请给秦枫升官,其中着重褒扬秦枫的灌溉新法、修建马路厕所,还有成立县学这些政绩,这其实不是褒扬秦枫,这是在赞颂陛下的举措!如此这般,还怕陛下不满意么?”
“藤兄大才!”钱用壬立刻接道:“那么我那个奏折,就主要围绕县学的建立,将已经在淳化县铺开的模式整理出来,必能符合陛下心意,只是将其中秦枫想当然的那种发放廪米的做法,狠狠批判一番?”
“钱大人悟了,哈哈!”
“全凭藤兄指点!”
……
次日,朱元璋脑子里盘旋着之前工部尚书提供的数据,面临的难题。
要航海,得造船。
要造船,又是海量的银钱需要砸了出去。
唉!穷啊!
就算真的砸锅卖铁,把船造了出来,出海也真能带回那种土豆来,但朝廷连年亏空,也是一桩极大的麻烦。
土豆再好,也变不成银子。
没有银子,就没法摊役入亩,那项能够大大提升国力的政策,也就没法铺开。
这好像进了一个死局!
怎么办?
朱元璋正有些微微烦躁,忽然就有吏部尚书藤毅,礼部尚书钱用壬,一同求见。
哼,这俩废物来做什么?
总算有点正事儿了?
朱元璋皱皱眉头,说道:“叫他们进来!”
“微臣,吏部尚书藤毅。”
“微臣,礼部尚书钱用壬。”
“叩见吾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无聊的礼节之后,朱元璋不耐烦地摆了摆手,道:“有什么事?”
“启禀陛下。”藤毅先行一步,递上奏折,道:“近日,适逢朝廷惯例的京察,微臣连夜批阅文书,注意到应天府下辖淳化县县令秦枫,勇于任事,大胆创新,受万民敬仰。其才华卓越,乃栋梁之材。按大明律法,微臣建议,将秦枫擢升为巡按监察御史,虽同为正七品,却负有更重的职责,也能更好发挥其聪明才智,为国效力……”
哦?
朱元璋眉头微微一挑,随即恍然。
秦枫在淳化县搞出那么多动静,的确也该落入上级官员的眼中,按照京察的规则,赏功罚过,都是大明律里写明的。
不错。
朱元璋的目光落在吏部尚书藤毅身上,略有嘉许之意。
须知,吏部尚书和区区县令,相差了不知多少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