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 > 第一百零四章 两征日本,竟然都败了

第一百零四章 两征日本,竟然都败了(1 / 2)

书名: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 作者:剑西来 字数:2826

唔。
朱元璋目光垂落,不置可否。
群臣仿佛是受到鼓舞一般,心想若是今天能劝谏成功,对我大明未来的千秋江山,那真是善莫大焉。
可是,提起前朝攻打日本的事情,即使强如魏国公徐达等人,也只是听说了个大概,对于其中细节,并没有深入的了解。
日本国,什么档次,也配堂堂大明第一武将徐达多看一眼?
现在听到刘伯温提到此事,倒有一多半官员微微有些迷惑。
打了两次,都没打下来?
凭什么没打下来啊!
而且还是惨败。
虽然众将对于日本国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缺乏认知,但跟元朝那可是打了半辈子的仗。
不得不说,从马上得天下的蒙古,尤其是黄金家族一脉,战斗力可谓是相当强悍。
哪怕是到了元末,在内忧外患已经极其严重的情况下,依然能涌现出诸如王保保这样的当世名将,让以朱元璋为首的各路起义军,连连遭受沉重打击,险些就功败垂成。
这样强大的一个国家,既然要发兵攻打日本,按理说,那个小小的岛国,早就该不复存在,或是归于元朝版图了啊。
此刻,为了劝说皇帝陛下不要轻启战端,前元曾经两次惨败的事情,刚好是个很好的由头。
但在内心深处,所有人都升起一个大大的问号。
没打赢?为什么?
说实话,就连朱元璋也只是草草了解了个大概,毕竟对于他之前划定的那十五个所谓的“不征之国”,并不是朱元璋心慈手软,而是觉得那些地方偏远贫瘠,根本就不值得劳民伤财去攻打。
但现在听说那里有储量惊人的白银,情况自然就大不相同了。
不征之国?
任何一个皇帝听说那样丰富的银矿资源,都只会大征特征,谁会跟钱过不去。
只不过此事源自于秦枫心声,朱元璋没法说得太明,那座储量恐怖的银矿都还没发掘出来,他远在大明皇城,却能言之凿凿,未免难以令人信服。
打下来,慢慢再找,也就是了。
打是一定要打的,但到底怎么打,当然还是要有所讲究。
身为当世最强的无敌统帅,朱元璋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这次召集群臣,正是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个揣着巨大钱袋子的邻居,既然要打,那就要一蹴而就,不能重蹈前元的覆辙。
然而现在,问题摆了出来,整个大明王朝,自朱元璋以下,竟然全都没有基本的认知。
无数目光落在刘伯温身上,希冀着这位号称孔明再世的诚意伯,能够真的说服皇帝,让陛下回心转意。
“启禀陛下!”刘伯温深吸一口气,沉声说道:“前元攻打日本,一共有两次。第一次,远征军从朝鲜国扬帆出海,驶向九州岛,共两万五千人,其中蒙古人和高丽人,各占一半,还夹杂着少量的汉人和女真人。”
嚯!
他真的知道?
牛逼!
刘伯温身后,一双双眼睛猛地亮了起来。
还得是你啊!
要说服这位向来说一不二的皇帝,当然没那么容易,若是拿不出详实的数据和过往的实例,圣旨岂能随意更改。
现在,诚意伯刘伯温站了出来!
一开口,竟然对昔年前元攻打日本国的事情,如数家珍。
要知道,此番皇帝召集群臣,事发突然,任何人都没有准备,就连议题是什么内容,都猜测了许久。
刘伯温不可能是预先准备,而是真的博闻强记,了不起啊!
就连高高在上的朱元璋,也是微微点头,目光落在刘伯温身上,没有阻止他的话。
“那次,远征军的统帅,是蒙古人忽敦,两位副帅,一个是高丽人,一个是汉人。”刘伯温凭借超凡脱俗的记忆力,继续沉声说道:“当时元军航行至博多湾,首先攻占了对马岛和壹歧岛,然后分三处在九州上岸攻入内陆。”
呃!
那不是赢了么?
包括朱元璋在内,虽然明知那次战斗的结果,但是现在听起来……好像很顺利啊。
本来么,日本国什么档次,哪能跟纵横天下的蒙古骑兵相抗。
“三路军队中,一路为主力,两路为策应,主力部队的登陆地点大约在长崎附近……”刘伯温的声音始终很稳,并不带个人情感,只是将记忆里的记载复述出来。
“日本镰仓幕府调集部分正规军迎战,九州沿海各藩也紧急组织武士和民兵参战。惨烈的战斗进行了二十多天,元朝的副统帅阵亡,折损大半后,不得不退回海滩,依托回回炮防守。”
“至此,元军伤亡惨重,败局已不可避免,由于箭和粮用尽,无法继续守住阵地,元军只得登船撤退。”
朝堂之上,不知何时开始,变得一片寂静。
虽然所有人都想要努力劝说皇帝,放弃攻打日本,或者说,起码不要短期内攻打,待日后兵强马壮,再打也来得及呀。
可是问题既然已经摆上桌面,在座的又不乏身经百战的名将,一听战局,情不自禁地就代入自身,倘若是自己统兵,能不能赢得那场战争的胜利。
结论,很快就出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