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家父李承乾,距离造反剩三月 > 第32章 哪条老狗在阴我?(求追读!)

第32章 哪条老狗在阴我?(求追读!)(1 / 2)

书名:家父李承乾,距离造反剩三月 作者:妖怪不好吃 字数:2585

太极宫,两仪殿。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龙凤之姿、天日之表的大唐敦煌郡公,太尉,司徒,尚书令,中书令,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益州道行台尚书令,秦国公,雍州牧,凉州总管,左右武侯大将军,左右十二卫大将军,上柱国,秦王,天策上将,大唐天子,天可汗,亚洲洲长李世民。
二凤坐在他的专属C位之上,殿中左右跪坐着几十号人,品级最低的都在从四品下,穿着深绯红官袍。
朝中三省六部、五监九寺的主次官,有一个算一个,只要有口气的,基本都到场了。
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右仆射高士廉,尚书左丞狄孝绪(狄仁杰爷爷),尚书右丞宇文节,中书令杨师道,中书侍郎岑文本,门下黄门侍郎刘洎、韦挺,司徒长孙无忌、谏议大夫褚遂良、吏部尚书侯君集等。
特进魏徵倒是不在,应是身体吃不消了。
另外。
魏王李泰、晋王李治,以及刚入京的蜀王李恪,同样列会在侧。
因为二凤一直蹙着眉头,整个两仪殿中的气氛很是压抑。
“孙伏伽为何还未至。”
李世民声音略冷。
他之所以紧急召开御前会议,就是为了解决百济主使扶余冲被杀一案,主要负责的大理寺不到场,这案子没法谈。
二凤的话音刚落。
殿外有着一内侍在百骑耳语之后,急匆匆入内,脸色极其难看,道:“陛下,大理寺卿孙伏伽于入宫途中遇袭。”
什么?!
在场大佬都是眼眸一缩,愤怒之色乍起。
愤怒的原因很简单。
倒不是因为对孙伏伽有什么同情,而是真切关乎到自身利益。
今天你可以刺杀一个从三品的大理寺卿,明天是不是可以刺杀正三品的宰相?那后天是不是就敢潜入太极宫对天可汗下刀?!
任由匪徒逍遥,唐廷威严何在?!
“陛下,此事恶劣,当彻查到底,不论是何人,必当严惩!”
作为百官之首,众僚之长的房玄龄,在这种情况下,自是不得不发声。
在场的都是大佬,皆是从隋末乱世当官当到现在,脑子自然都是灵光的,第一时间就将孙伏伽遇袭的事情和朱雀街命案联系在了一起。
世上没有这么凑巧的事情,上一秒刚发生了命案,下一秒查案的就被刺杀。
C位之上,二凤神色倒是平静,道:“孙伏伽情况如何。”
这内侍连忙弓着身子,回道:“好在敦煌郡公对大理寺卿做了急救处理,目前医官已经赶至,得报,大理寺卿虽然处在昏迷,但暂时没有性命之忧。”
‘敦煌郡公!’
在场大佬对这个封号自然都不陌生,过去提及这个封号,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二凤,而现在第一时间想到的则是二凤的长孙李象。
各自心中,皆是有着小九九,但大多都是感到惊异。
“哦?没想到敦煌郡公竟是还精通医道,这着实是令朕有些意外。”
李世民指尖点了点扶椅,目光看向群臣之中的太常寺卿,道:“太常寺卿,你亲自去太医署挑选几位御医,即刻前往大理寺,务必要把孙伏伽的伤给朕治好。”
列会的太常寺卿连忙起身,行礼退去。
反正在这老登看来,自己一个管生活礼仪的也没有与会的必要。
“既然孙伏伽有伤在身,诸卿以为,此案接下来交予谁主办?”
李二凤开口问道。
话音落,一道声音自左侧而起。
“百济外使被杀,当朝重臣遇袭,眼下万邦使团皆云集京师,其中不乏一些小国国主,此案若是不能在最快时间内拿出铁证,抓住真凶,昭告天下,安定人心,必使我大唐国体受损,置我朝颜面受挫,更是有损陛下天可汗的威严。”
“依照朝廷章程,这等命案大案,当以刑部、大理寺、御史台组成三法司会审,但在这之前,须得先行抓住真凶,而在此方面经验最甚者,当属大理寺也。”
言语者,为黄门侍郎刘洎。
“臣,附议。”
与刘洎跪坐相挨的韦挺,亦是发声。
当前门下侍中之位空缺,而以特进署门下事的魏徵又是病的半死不活,他们两个黄门侍郎就等于是门下省的意见。
“陛下,依朝廷章程,确实如此。”
房玄龄在这个时候,平静出声。
作为尚书省左仆射,作为百官之长,房玄龄的这一道发声,便是直接将其他人的嘴都给堵住了,如长孙无忌等人,眼眸中皆是有着深意。
把事情甩给大理寺,这不能说是房玄龄故意的,谁也不能说房玄龄有私心,因为按照朝廷章程就是这样,哪怕是二凤也不会多想。
但。
问题在于。
现在的大理寺卿孙伏伽已经重伤不能办案了,能主政的只有一个刚刚上任两个时辰的大理寺少卿,一个年仅十三岁的皇孙。
二凤眉头微蹙了起来,右手捏着自己的八字胡,似是在抉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