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太浩 > 第七十七章 白阳丹阵

第七十七章 白阳丹阵(1 / 2)

书名:太浩 作者:无极书虫 字数:8264

白阳丹需要三十六种元气调和,这是姜元辰自行研究出来的白阳丹丹方.气丹的炼制最难的一步是什么?元气的采集!

既然气丹的修士不好办,那么就将元气的采集请其他修士来做好了.请阵修构建元气大阵收集元气,然后请器修进一步精炼元气,丹修来负责最后的元气调和,而符修负责丹药的封禁.

将丹药作为货币,涉及到最重要的一步,那就是时间.丹药因为是服用的东西,所以在时间上有着很多要求,有一些丹药甚至只能够存在一刻钟的时间,不能够沾染外界元气.而白阳丹因为丹气浑圆一体,保存时间有着三百年之久,但是为了让这种丹药能够更久的保持,就需要用符修的禁法在丹药表面留下一层符文延长时间.

丹士们自己也会这种禁法,但是姜元辰为了时间上的加速,便从师门这边寻找符修来帮忙.

荀阳沉吟道:"你如此一来,也就是将白阳丹方暴露出来了,甚至按照你的这个点子,日后白阳丹的丹方恐怕还要进一步推广到其他门派吧?"

"不错."姜元辰难得忐忑起来,小心措辞:"这种体系推广出去,我太虚道宗当有一场大功德.而且,保密工作做得好的话,九仙门联合推行丹药,打上自己的标志也可."

是啊,大功德啊.将灵石重新埋回大地,至少大地灵脉的消耗会减慢.荀阳昔年曾经写过一本推演道门未来的论述,也就是陈灏所知道的那篇文章,两千年后灵州不存!因为灵石的再生远远比不上消耗!

因此,荀阳按照那份文章的论据演算理论,再度算计姜元辰的这个货币体系.元气丹虽然省时省力,但是无节制从天地间采集元气也不长久.最后会造成天地元气的稀薄.最多也就是支撑三千年罢了,如果能够在灵州多种植灵植,使得天地间的虚空元气和大地中的地脉进行循环,或许能够维持到五千年.这便是极限了,因为这是完美利用九州界目前所有资源,并且将天地多余消耗元气降低至最小的可能.

但是元气总是在不断减少的.修士吞吐天地灵气.死后元气归返天地,天地得到的元气恢复也仅仅是七成到九成,还有一部分是彻底回不来了.这也是为什么一个个世界的本源在不断消耗,最后慢慢坠入归墟的缘故.

"可以一试,但是这种涉及门派传承的事情"皱眉,这种事情实在不好决定啊.

"您当然可以做主了!根本不需要通知三位真人吧?"姜元辰连忙道:"仅仅是白阳丹,而且还是找师门中的修士来研究一种快速凝丹的办法,只需要选择一处隐秘山谷便是了.失败了,也没什么影响."

话虽如此.荀阳思考一阵.看姜元辰一脸期待,点头同意.罢了,且给他一个机会,若是失败了也是一个历练教训,成功了也可以在三国之地暂时看看这个实验的可行性.

"童儿,你去找杨陵过来."荀阳招呼自己的随身道童把杨陵带来,接着笑道:"不过为什么是丹药?如果是符修符箓的话,或许更方便?"

"师叔.弟子是丹修啊."姜元辰悠悠道.

是啊,姜元辰是丹修.所想的办法自然对气丹一道有大好处,日后气丹一脉或许也有一场大兴.千百年后,那些后辈修士仍然可以提起这位中兴气丹一脉的前辈.而往近了说,这也是为他图谋的一场大功德.

"况且,符修的符箓需要选择那种符箓?这点,肯定需要九仙门联合发行吧?虽然比白阳丹方便.但是材质呢?符箓是刻画在符纸上面还是树叶,再或者是兽皮以及灵玉?灵玉的成本太高,兽皮和树叶极难长久,即便是符纸也需要专门的材料吧?"姜元辰掰扯道:"而如果是学着气丹道一样凝气成符,这种手段能够施展的又有几人?"

"山河印!"荀阳微微一笑.他可是符文的大家:"用山河印将天地元气强行成形,或者炼制特殊的宝印专门刻录符钱就是了."

"又回到最初的问题了."姜元辰一叹:"山河印有九面,如今一面落在雷州神道,还有几面遗失在外,九仙门内部就不会通过这个计划,因为有人不利!而选择新的法印雕刻,这跟我的气丹白阳阵有区别吗?况且,符文的效用是什么?仅仅是好看的符箓,还是可以攻击,防御的符箓?如果是利用等价符箓来跟丹药进行交换,弟子认为很多人会选择丹药而不是符箓."

丹译圆一体,保质期比符箓还要强一些.你能够让一张普通黄纸刻画的符箓保持一百年?不说纸张,便是上面的纹路至少出了一点差错,那么符箓也就废了.

"没有一点使用价值的符箓不过是依靠门派的信誉来附带价值罢了.谁会将自己日后的财富交给这些日后有可能毁灭的宗门身上?除非是天门道才有可能吧?"姜元辰道:"反而是丹药就不同了,白阳丹的本质就是一道纯阳之气,可以帮助修炼,可以取代灵石的一部分功效."

灵石有什么用?修炼吞吐灵石,或者布阵炼器所用.但是下品灵石用来炼器,布阵又能够持续多久,还不如换成白阳丹,然后用九折的价格专门去买法器以及布阵中的旗幡阵器.

."所以,你这个计划只能够在三国之地小规模进行."荀阳断言:"诸大宗门恐怕不会任由你掌控!"

"嗯,弟子也想到了.所以才在三国之地的散修身上做文章.毕竟放到大门派,连弟子们使用丹药修炼都有限制,也只能借助这些素质不高的散修作为最初的实验者."

"玄明拜见掌教师叔."

荀阳还要说什么,忽然听杨陵在门外求见,便道:"进来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