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1630 > 第八章 红阳宗

第八章 红阳宗(1 / 2)

书名:大明1630 作者:克里斯韦伯 字数:8666

刘成看着慧能意气风发的样子,全无先前僧人内敛的样子,心中不由得一动,沉声问道:“你到底是什么人?”

慧能微微一笑,振衣坐下,先前游方僧人的那种内敛已经被上位者所特有的矜持所代替,双手在胸前做莲花盛开状:“白莲花开,弥勒降世!某家姓徐名万成,乃是白莲圣教红阳宗的宗主,慧能是我在江湖上行走时的化名!“

拜后世发达的影音传媒所赐,如果说红阳宗是什么玩意刘成还不太清楚的话,白莲教的大名早已如雷贯耳,在诸多影视剧中白莲教主早已成为了反派boss的代名词。而刘成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居然在穿越之后能够看到一个活生生的邪教头子站在自己面前。

徐鹤城见刘成神色有异,以为对方如大部分僧侣一般对白莲教有偏见,便笑着解释道:“刘兄,并非我有意欺瞒,只是江湖上对我红阳宗颇有误解,我用慧能这个名字行走比较方便。其实我教秉持‘去恶扬善,互通有无“之训诫,世人不解我等之行为,颇有偏见,刘兄乃是明智之人,且听我

解释一下,再做评断不迟。”原来这白莲教乃是南宋绍兴年间吴郡昆山僧人慈昭所创立,两宋时期净土宗盛行,而这慈昭也是属于净土宗。由于净土宗的教理仪式比较复杂,不为普通民众说理解,于是慈昭就加以简化,绘制了《圆融四土三观选佛图》,将抽象的理论简化为图像;又将原有的佛教参拜仪式简化统一为《白莲晨朝忏仪》,白莲教也由此而得名。由于其理论浅显,仪式简单,而且在教义中有相互扶助,简朴持家等,因此白莲教在民众,尤其是底层民众中发展的非常快,而且与其他佛教宗派不同,白莲教并不要求信众出家修炼,信徒也可以娶妻生子,于是其主持者往往代代相传,教门的财产也形成了他们的私产,教主不但拥有丰厚的财力,而且还对下面的信众拥有很强的人身控制能力,形成了一个个排他性很强的小团体。在太平年代这些人往往与官府勾结,成为地方一霸,而一旦世道不稳,在这些教主中就很容易涌现出野心家。因此无论在官府眼里,白莲教是潜在的不稳定因素,而在其他佛教、道教宗派眼里,白莲教是危险的异端,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在中国历史上白莲教成为邪教的代名词了。

刘成听了一会徐鹤城对白莲教历史的讲述,心中不由得暗想:“这不就是中国的天主教和新教的演变史吗?谁说中国没有宗教战争?只不过中国是一个大一统的帝国,白莲教没有办法像西方新教那样在波西米亚、瑞士、德国、低地国家那些地方建立自己的独立小王国罢了,不过这厮能够混到一方教主,想必也是个了不得的人物了。“想到这里,刘成又上下打量了下徐鹤城,也许是心理作用的缘故,觉得对方器宇不凡起来。

“听兄台一番讲解,在下受益匪浅!”刘成打了个哈哈,小心问道:“不过在下有个问题不知当问不当问?“

徐鹤城闻言暗喜,他本就存着拉拢刘成之意,眼见得对方态度改变,赶忙答道:“我与刘兄虽然不过是道左相遇,但俗话说‘白首相知,倾盖如故!“我实在已经将刘兄当做自家骨肉兄弟一般,刘兄尽管开口便是,某家一定实言相告。”

“我以前也未曾听闻过红阳宗,敢问一句,徐兄麾下共有多少教众?”

“鄙宗起自关东,枝蔓颇多,具体多少教众一时间也说不清楚,不过仅在山东一地,就不下四十万教众,位于聊城的总坛下就有十余万人,寄在庵堂名下的田亩就有五千余倾。“说到这里,徐鹤城随手拿起一只海碗放在地上,拿起一旁的禅杖,将底部旋开,原来那杖里面竟然是中空的,流出的金沙很快就充满了碗,徐鹤城微微一笑,将碗向刘成那边一推:“这是我教众在西北的一处金矿,每五六日都能产出这么多金沙来。“

刘成小心翼翼的接过碗,碗中的金沙在日光下反射出富有魅力的光,感觉到手里沉甸甸的分量,刘成的右手剧烈的颤抖起来,他竭尽自己的意志力将碗又推回徐鹤城那边:“看不出来徐兄竟然是个大财主!”

“呵呵!”徐鹤城笑了起来:“些许阿堵物罢了,刘兄若是有意,大可取去花用!”说罢徐鹤城将那海碗推到刘成面前。

“这怎么行!“刘成赶忙将海碗又推了回去,自从徐鹤城暴露了白莲教徒的身份,他心中隐隐的就有了些许戒备之意,更不要说这些金子他觉得是非分之财,只怕会惹来祸患。

徐鹤城笑着将金子又推了回来:“君子有通财之谊,若是我没有看错,刘兄你身上并无多少财物,俗话说穷家富路,若是身上无钱,什么事情都办不成的!“

刘成想想也是,自己身上除了手机、几张百元钞票、几张银行卡以及电击器就什么都没有了,不管是要干什么都要一笔启动资金,若是不接受这徐鹤城的馈赠,难道要去坑蒙拐骗不成?反正自己将来发达了十倍百倍归还给他便是了。想到这里,刘成接过木碗,从怀中钱包里取出三张百元钞票,递了过去:“既然如此,那在下就却之不恭了,这些是一点小玩物,徐兄拿去做个纪念!“

徐鹤城微微一笑接过那几张钞票,他在江湖历练多年,岂能看不出刘成即缺钱又不愿意和自己的关系拉的太近的矛盾心态。不过他接过钞票后一看,不由得对其精美的印刷和挺括的质地暗自乘奇,对刘成的来历又高看了几分。

刘成将银两收好,觉得有些困倦,便告辞下去歇息了。徐鹤城将刘成送出门外后,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了,他回到桌旁坐下,用脚跟轻轻顿了两下地板,随即外间便进来一人,却是那于何,只见他恭谨的朝徐鹤城长揖为礼:“下属参见教主!“

“于长老免礼,坐下说话。“徐鹤城指了指右侧的椅子:”你可看出此人的来历?“

“禀告教主,此人非官、非学、非僧、非道、非农,下属看不出他的来历。“于何低声道:”只是有一点可以确定,他对于本教似乎有些戒备之心。“

“你也看出来了。“徐鹤城点了点头:”我本想招揽其入教,但看他这般模样,却又不知从何入手,不知于长老你有什么办法?“

“禀告教主,世上招揽之法无非威逼利诱两途,教主方才拿出的一碗金沙怕有三十余两,寻常人家一世所积也不过如此,而此人竟然毫不在意的收下,只怕以利诱之没有什么用处。以属下看来,恐怕只有——“

“不可!“徐鹤城打断了于何的话语,他从怀中取出那几张百元钞票,递给于何道:”你可曾见过这等物件?以我看来这个刘成并不简单,背后只怕有人,若是我们贸然使用武力,只怕弄巧成拙,不如且先结好,静观其变为上!“

那于何接过百元大钞,在手上翻看了几遍,不由得啧啧称奇:“图案做的如此精细,天下间竟然有这等巧匠,当真是匪夷所思,恐怕此人是宫里面出来的,会引来祸事?”

“哼!”徐鹤城冷笑了一声,一掌将一旁的几案打的粉碎:“宫里面的又如何?时间过了这么久,除了那个同胞兄弟,还有谁惦记着要我徐鹤城这条性命的?”

于何赶忙出言劝慰,原来这徐鹤城方才的话只说了一半,他的确是白莲教红阳宗的教主,但在教主前面要加个“前”字。这红阳宗在以前在北方虽然传播广泛,但在山东和北直隶却不如白莲教的另外一个分支闻香教。天启二年,闻香教教主徐鸿儒发动教众起义,不久后就被明王朝说消灭,闻香教也被禁绝。这无形之中就为红阳宗的发展扫平了道路,数年时间就发展成为白莲教在北方的最大分支。这徐鹤城就是当时老教主的长子,为人慷慨好义,精明强干,又习得一身好枪棒,为红阳宗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却不想老父死的突然,徐鹤城当时正在外地忙着教务,他的同胞兄弟徐万仞为了争夺家产和教产,便向官府举报他收容教众、图谋不轨。为了确保徐鹤城翻不了身,徐万仞用五百倾好地和三万两银子搭上了宫里司礼监掌印公公魏忠贤的关系,一举借助官府的势力将忠于他兄长的四十个教中中层干部流放的流放、处死的处死,徐鹤城若非武艺高强,只怕也死在弟弟派来的杀手之下,为了逃避官府和弟弟的追杀,徐鹤城不得不逃亡到红阳宗势力较为薄弱的关西,并在几年内发现了金矿,并掌握了一部分势力,这于何便是当时随他出逃的少数教中干部之一。万历驾崩,魏忠贤倒台后,徐鹤城本以为可以翻案,却不想他弟弟又勾搭上了田皇亲——当今皇帝最宠爱的田贵妃之父,而当今天子当时才二十出头,要等到他驾崩少说也得三十年,偏偏今上又不是好色的主,要等那位田贵妃失宠也不知要到什么时候,眼见得他的案子也就成了无法翻身的铁案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