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重生朱厚照,缔造巅峰大明 > 第二十三章 大手笔,鲁班奖

第二十三章 大手笔,鲁班奖(1 / 2)

书名:重生朱厚照,缔造巅峰大明 作者:寒梅惊雪 字数:2435

宋徽宗时,万俟咏奉命作诗,写出了一句“好时代、朝野多欢,徧九陌、太平箫鼓”。
那个好时代,终敌不过靖康耻,山河破。
朱厚照想要制造出一个新时代,一个山河不破碎、江山无租界、国威扬四海的新时代!而天字制造局,便是制造新时代的中流砥柱!
原东官厅本就是教场,加上周围房屋众多,宽阔处也好寻,这也为改造天字制造局带来了便利。
原本还在营造豹房西宫殿的三千匠人与百姓“意外”领了一笔钱粮,转入天字制造局营造时颇是卖力,短短几日便搭出了隔断围墙。
此时的天字制造局,如同一个向西倾斜的“凸”字大院,院墙高一丈,墙头还插了密集的断刃。
南门。
兵仗局掌司赵华、军器局管理杨甫呵斥住嘈乱的匠人,整理好队列,眼见朱厚照带人走来,便带人向前,随后行礼参拜。
朱厚照看着眼前众多匠人,颔首道:“都起来吧。”
谢恩,让出道路。
朱厚照走入天字制造局内,眼前是“丁”字通道。
赵华介绍道:“陛下,这里设三道勘验,一验腰牌符印,二验五官容貌,三验口令。按照陛下吩咐,每一道勘验都需搜身,避免携带火种等物。另外这里只进不出,出口设在西门,那里只出不进,同样是三道勘验……”
杨甫连连点头。
这些要求传达过来时,无人能理解,毕竟皇宫大内也没有如此严苛的进出盘验。
但皇帝旨意,无人敢违背。
杨甫开口:“向右是火药作坊,沿太液池附近的房屋选为火药储备仓库。向左是火器作坊,分长短火铳,盏口将军、大将军等神机炮两个子作坊,测试场选在西北原教场……”
朱厚照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并没提出什么要求。
这些人大部来自军器局与兵仗局,十分熟悉火器之事,储备、管理、分区自有一套,并不需要自己一个门外汉过多干涉。
测试场宽阔,搭有高台。
朱厚照前段时日便是在这高台之上改组东官厅为特勤局,如今再一次站在这里,是为了天字制造局。
合四百二十六人,安静地站在台下。
朱厚照威严的目光扫过众人,开口道:“朕听闻这里有两个国子监的监生。”
李可仁与陶关走了出来。
一个年轻瘦削,刚毅坚定。
一个不惑之年,面容饥黄。
朱厚照听闻两人自报身份后,看向陶关,问道:“为何来天字制造局?”
陶关犹豫了下,选择了坦诚:“考了十八年,实在不想考了,听闻这里有六品俸,便来了。”
朱厚照微微点头,将目光投向李可仁:“你如此年轻,总不可能是因频频落榜而来吧?”
李可仁拱手道:“晚生父亲是军匠,专司火器,受其熏陶,愿为朝廷效力。”
国子监的监生都是天子门生,见皇帝自称晚生并无不妥。
朱厚照颔首:“如此说来,你对火器一道有些见识?”
李可仁没有隐瞒:“不瞒陛下,父亲教导不多,晚生不敢妄谈见识。”
朱厚照问道:“你父亲让你进入仕途,已是举人身,你偏偏加入天字制造局,如何与他交代,不怕背负个不孝子之名?”
李可仁面露愧色,但依旧坚定地说:“怕,但不得不如此。我虽为举人,毕竟不是官,国子监那点米只能够一人,而糟糠之妻病患缠身,依旧要织布、为人缝补……”
朱厚照明白了,这是一个既有兴趣、又迫于生计的人。
抬手,两人退了回去。
这一刻,天地之间唯有静寂,暖风微动,轻晃衣角。
朱厚照看着众人,肃然道:“你们是大明最出色的火器匠人,朕将你们自兵仗局、军器局、外卫所抽调而来,组建天字制造局,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制造出远胜于目前火铳、神机炮的新火器!”
“新式火器?”
赵华、杨甫等人有些茫然。
李可仁、陶关对视了一眼,透着不解。
赵华装着胆子,走出问道:“陛下,何为新火器?”
朱厚照淡然一笑:“击发用时更短,射程更远,杀伤威力更大!”
赵华深吸了一口气。
这要求说起来简单,可做起来实在难。
自永乐爷设神机营到如今一百多年,火器并没有多大进展,一代代火器匠人都在重复制造,没人想过大的改进,也没有人能做出大的改进。
朱厚照看着议论纷纷的匠人,向前踏出一步,喊道:“改进、优化火器,设计与制造新火器,赋予其更强战力,捍卫大明山河,这就是天字制造局存在的意义!”
杨甫、赵华、李可仁等人苦涩不已。
一干火器匠人也面露为难之色,担忧做不出新火器会受到惩罚。
朱厚照明白这群人的心思,厉声道:“天字制造局所有人听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