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重生朱厚照,缔造巅峰大明 > 第三十二章 占役军士,官比兵多

第三十二章 占役军士,官比兵多(1 / 2)

书名:重生朱厚照,缔造巅峰大明 作者:寒梅惊雪 字数:2450

紫禁城,文华殿。
京报司主事孙祯、何裕不安地看着朱厚照。
为了这第一版京报,整个京报司三十余人忙碌了七日,四次改版。
朱厚照仔细审阅着,手中的大明京报与前世报纸大小差不多,明确区分了板块,而不是一件件事堆叠在一起,观感上更为舒适,事件区分更为明显。
第一版关系着京报能不能打开局面,至少让一部分京师士人、商人与市井百姓接受,所以在题材与内容选择上需要慎重。
正德年间,大明市井文化已相对活跃,尤其是北京城这地,无论是官宦之家还是市井百姓,都喜欢文化娱乐项目。像是城南的八大胡同,人家服务业生意一直很好,你以为去胡同里享受服务不需要文化吗?没文化,人家都鄙视你……
《水浒传》、《西厢记》等书籍已经在市井中流行开来,仅仅就北京城来论,市井内的识字率颇高,只要不拽文字、过于堆砌辞藻、用生僻字显摆学问,稍微白话一点,京师百姓还是看得懂。
“这头版内容,还是发朕这篇文章吧。”朱厚照放下京报,从桌案书籍中抽出一张纸,连同京报初稿递给内侍,对孙祯、何裕道:“就这样定下,命司礼监安排匠人雕版刷印,第一版京报发行量定为两万。”
“如此多?”
“领旨办吧。”
“可是陛下,如此之多怕无法销卖出去……”
“办!”
朱厚照不容拒绝。
孙祯无奈接过,领命离开。
回到司礼监经厂,孙祯坐下,召来司礼监匠人张震,道:“陛下给了头版内容,如今齐全了,让匠人抓紧雕版,刷印两万份,尽早。”
张震接过京报初稿与纸张,见孙祯、何裕疲惫,也没多问,便找匠人去雕版,可还没过多久,张震便跑了回来,一脸惊恐地看着孙祯、何裕,喊道:“孙主事、何主事,这,这——匠人不敢雕版啊。”
“为何不敢?”
孙祯面带愠色,起身接过张震递来的纸张,扫了一眼,脸色顿时煞白,瘫坐在椅子里:“我的亲娘啊,这谁敢雕版……”
“看你们胆小的。”
何裕有些不屑,伸手拿过纸张看去,犹如触电一般丢下,整个人猛地后退两步,瘫坐在地上,喊道:“这,大事不好,快去找内阁大臣……”
孙祯苦着脸:“京报司归司礼监,直属皇帝,找内阁——合适吗?”
何裕脸色惨白,手哆嗦地说:“那,那我们去求陛下收回这篇文章,若是雕版发了出去,还是两万份,内阁与文武大臣一定会杀了我们……”
孙祯想哭:“就知道这京报司的官不好当,这钱不好拿。”
求见,皇帝根本不见,只安排内侍吩咐了一句:“尽快雕版,不得擅改一字。”
孙祯、何裕无奈,只好返回,命匠人先行雕版,还吩咐了一句:“不得泄露消息。”
何裕很清楚,一旦这京报中文章问世,将会引起轩然大波,不仅是京师震动,怕是整个大明都会被震动!
只是,皇帝朱厚照为何要这样做,他难道就不担心后果……
“万岁爷,纠察队指挥使顾仕隆、指挥同知庞岳、刘璋求见。”
内侍通报。
朱厚照微微点头,待三人入殿行礼后,合上奏折,抬手道:“设纠察队也有一段时日了,是时候拿出你们的成果来了,起来说吧。”
顾仕隆拿出一份厚重的文书,弯腰举过头顶,肃然道:“承蒙陛下器重,委以重任,臣等不敢怠慢,现已查明十二团营、三大营内诸多问题,特来奏报。”
内侍将文书转呈至龙案。
朱厚照翻开看去,眉头顿时皱了起来,开口道:“公、侯、伯、武将勋贵,多有占军士作苦役之事?如此说来,在军籍之上却不在教场之内的军士,大部分都被人拉去当劳力、下人使唤了?”
顾仕隆板着脸:“确实如此。”
“都有谁,为何这文书中闪烁其词,并未言明?”
朱厚照抬起头看去。
顾仕隆直言:“怕得罪人。”
朱厚照张了张嘴,我去,你小子倒是耿直啊……
“不说,得罪他们。说了,得罪朕,你自己选。”
朱厚照语气变得冷厉起来。
顾仕隆苦涩不已,谁在纠察队指挥使这个位置上都难做,见朱厚照认真追问,只好开口:“掌管三大营的定国公徐光祚!”
“他?”
朱厚照不由惊了下。
顾仕隆沉声道:“还有,掌管十二团营的英国公张懋!”
朱厚照沉默了。
这两个国公负责京军,他们查过一些问题,可也隐藏了自身问题!京军缺了那么多兵,他们就不往自家院子里看看有多少是京军吗?
“还有寿宁侯张鹤龄、建昌侯张延龄、玉田伯蒋轮、昌化伯邵蕙……”
顾仕隆一个接一个报了出来。
朱厚照凝眸:“朕记得张鹤龄、张延龄离开京师了。”
顾仕隆微微点头:“陛下,据纠察队、特勤局、锦衣卫清查,寿宁侯、建昌侯离开京师时,分批带走了三百二十七名在籍军士,如今正在河间兴济建造宅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