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给大明送终 > 第二十五章 日本的第一次横渡太平洋

第二十五章 日本的第一次横渡太平洋(1 / 2)

书名:我给大明送终 作者:逐日者夸父 字数:2529

五月的马尼拉有些干热。
热风吹走了云,月亮洒在巴石河上,暗淡了点点星辰。
几个日本人对着月亮,唱起了思乡的歌谣。
“翘首望长天,神驰奈良边。”
“三笠山顶上,想又皎月圆。”
这首诗水平很一般,但流传了数百年。
这是当年阿倍仲麻吕辞别李白、王维时所作的思乡诗。
平山常陈望着圆圆的月亮,念念道:“堺市的月亮也圆了呢。”
离开家已经太久了,自庆长十七年幕府颁布了“切支丹教禁触书”,如今已过去了八年。
八年前他逃离了江户,现在他想回去了。
明天船就要,许多和他一样的思乡之人也希望一同回去。
马尼拉可以信天主,但终究不是家乡。
活在家乡,死后天堂,那才算是完美。
只是,作为圣·罗萨里奥教团的一员,除了思乡之外,这次回去他还有一个重要的使命。
带着两名传教士返回日本,继续为传播天主的福音而努力。
巴石河上的歌声渐渐停歇,远处传来了一声贺喜。
“平山君,你明天就可回到故乡。我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仙台。”
说话的人,是个年近五十的老者。
穿着一身欧式的服装,但还留着武士的头型,头上的发丝已经花白。
他和平山常陈不同。
平山常陈只是个商人,虽然天主教说是信徒皆为兄弟姐妹,可平山常陈终究还是忘不掉士农工商的身份,冲着这老者行礼。
老者名叫支仓常长,是伊达政宗的家臣。
参加过丰臣秀吉对朝鲜的侵略,也参与了日本的第一次横渡太平洋。
也就是在幕府宣布“切支丹教禁触书”的第二年,他乘坐日本仿造的西班牙盖伦帆船“伊达丸”号出使西班牙。
在他出使之前,日本已经派出过一次访欧少年团,走的是从日本——印度——好望角——欧洲的路线。
支仓常长这一次是横渡太平洋,在美洲停留后,步行穿过巴拿马地峡,再从对面乘坐西班牙的船只前往欧洲。
某种意义上,日本也算是在17世纪完成了一次环球。虽然是分成两部分的,而且还差了南美这一段。
虽然有虽然,但是总归算是抓了一把大航海时代的尾巴。
支仓常长的船,命名为“伊达丸”号,给西班牙国王的国书上,写的是“陆奥国王”伊达政宗……
然而不久后,西班牙就从吕宋那边得到了消息。
日本哪有个陆奥国王?所谓的陆奥国王伊达政宗,只是日本幕府下的一个大名。
西班牙很生气。
最终这场谈判无疾而终,等到支仓常长返回吕宋后,得到的消息是幕府已经更加严格地禁教。
而当时和支仓常长有交情的菲律宾都督罗格里斯已经卸任,当年罗格里斯遇到了海难,被日本人就起,也算是有过救命的交情。
如今的菲律宾都督是阿隆索,和支仓常长并不认识。
那艘盖伦也被阿隆索强行征调,配属了更多的大炮,为了防备荷兰人的海盗行径。
两年的时间,支仓常长一直在寻找回仙台的机会,然而种种消息让他很是犹豫。
同行的一些人也在犹豫,是否还要回去。
据说禁教已经很严格了,如果回去可能会被烧死。
支仓常长年纪大了,他希望能够在最后时刻回到故乡,告诉家主自己这一次出访的成果——虽然已经不重要了。
和他一同出行的一百多人学会了操控盖伦船,本想着回去后能够被伊达政宗重用。
他们在巴拿马地峡等支仓常长的时候,还招聘了一些新西班牙的矿工和探矿工程师,许诺以重薪,这一批人也在做着去日本发财的梦。
然而,现在看来,似乎伊达政宗很想甩开“和西班牙勾结”的帽子,对于支仓常长回去的事并不支持。
伊达政宗现在也颇有些泥菩萨过江的意思,幕府对他很不信任。
如果支仓常长这时候回去,很有些火上浇油的意味。
就像是在提醒德川秀忠那个恶毒的流言:伊达政宗、松平忠辉、大久保长安勾结西班牙,列土封疆……
伊达政宗熬死了德川家康,可偏偏自己的女婿是如今幕府将军的弟弟,虽说女儿离婚了,可……
这些原因加在一起,复杂成一团。
每年都有日本来马尼拉的船,可支仓常长都是不敢回去。
被困在了马尼拉整整两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