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 第三十八章 大明也要有自己的退婚流?

第三十八章 大明也要有自己的退婚流?(1 / 2)

书名: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作者:楚国隐士 字数:2724

第三十八章大明也要有自己的退婚流?
坐在前往胡府的马车上,李善长的神色,格外的复杂。
论及二人的关系,其实一两句话很难说清楚。
首先,二人都是淮西出身的老臣子,都是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一帮人。
同为文人,还都是老乡,那么自然早早就相识了。
关系不说到了同生共死那份上,那也确实是属于非常好的。
甚至,当初胡惟庸能上位当丞相,里面都有李善长的推荐。
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双方因为各种心思、想法,最终定下了双方侄子、侄女的婚约。
那时候的他们,确实是结成了同盟,在大明官场上共同进退的。
但……再好的关系也会出现裂痕的一天。
毕竟当时李善长的官威没有那么显赫,可胡惟庸却一跃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了。
天下官员尽皆掌控在朱元璋手里,而有一半是掌控在胡惟庸手里的。
所有的政务都得经过他处理,所有的政令也得经过他来落实。
当一个人能决定整个大明的人事、财政、政务的时候,哪怕只有一部分,那他跟皇帝的区别其实已经并不是很大了。
猛然间成了宰相,本就比李善长年轻不少的胡惟庸一下子就支棱起来了。
胡惟庸倒没有说刚当上宰相就翻脸不认人。
他没那么猖狂,更没有那么傻。
只不过,原本的小兄弟如今地位在自己之上以后,二人之间说话都微妙了不少。
胡惟庸更加意气风发,李善长在胡惟庸面前也没了那么多指指点点。
毕竟,一朝宰相,岂能轻慢?
正是这种地位变化带来的膈膜,便让原本携手共进的二人,渐行渐远了起来。
虽然二人之间一直不曾翻脸,但早已没了往日里的亲近了。
甚至,这种疏远哪怕到了胡惟庸下台,李善长如今贵为丞相,依旧没有改善。
之所以没有改善,其实双方都有责任。
李善长是觉着自己本就是老大哥,如今更是既有国公之位,还贵为宰相,胡惟庸作为小老弟、前宰相,那总不能自己这个老大哥先服软吧?
而放在胡惟庸这里,就更不用解释了。
因为芯子都换了啊。
新来的胡惟庸听到李善长这名字,躲还来不及呢,哪里还愿意往上凑啊。
所以,这种种巧合碰到一起,便使他们的关系一直不好不坏、不尴不尬的这么维持着。
当然了,双方曾经定下的婚约倒是没反悔。
李善长觉着没必要,毕竟胡惟庸只是因病辞官,又不是被人整下去,或者得罪了朱元璋被贬官。
天知道什么时候这老小子又冒出来了?
不过是自家侄子娶妻而已,能维持和胡惟庸的政治联盟,那为啥要取消?
而胡惟庸嘛,压根就是忘记还有这回事儿了。
他天天美人儿在怀、美食在口的,还惦记着钓鱼、种地歌舞一大堆的美事儿,哪还记得有这么个婚约在啊。
不过……这些都是曾经了。
眼下李善长再怎么不乐意,也得坐着马车去胡府,亲自找胡惟庸说说退婚的事儿了。
没办法啊,他即便想和胡惟庸结亲,也架不住朱元璋忌惮啊!
他总不能跟朱元璋对着干吧!
尤其是之前的空印案,眼下还有余波在呢。
李善长此时,愈发觉着这丞相的位子不好干了,似乎跟个高危职业似的。
每日里工作量大得惊人就不说了,最重要的是,朱元璋下手太狠了。
要不是李善长始终相信朱元璋不会冲着一应淮西老兄弟下手的话,他恐怕早跑了。
唉……想想都是泪啊。
就在李善长脑子里思绪乱飞之际,马车缓缓停了下来。
下了马车,看着眼前这熟悉的大门、牌匾,李善长喟然一叹。
“去吧,跟门子说一声,就说李善长来访!”
胡义跑得气喘吁吁的赶到后院,从脂粉堆里把胡惟庸给拉了出来,告诉他李善长来了。
如今正在正堂里喝茶呢。
胡惟庸一听李善长上门,顿时有些纳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