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 第五十章 朱元璋:这个陈近南很不错啊!

第五十章 朱元璋:这个陈近南很不错啊!(1 / 2)

书名: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作者:楚国隐士 字数:2547

第五十章朱元璋:这个陈近南很不错啊!
秉承着“陈近南装逼,跟我胡惟庸有什么关系”这一朴素道理,胡大老爷半点没把之前的事儿放在心上,优哉游哉的回府了。
他套个马甲,不过是习惯性的苟一手罢了。
就算将来被人给翻出来了,那也不过是文坛佳话,而不是主考官私会今科士子。
毕竟,他今日所做的一切都在大庭广众之下,双方之前也没什么交集。
回避一下,无非是苟道中人的本能反应,但太多在意,倒也没必要。
回府后,胡惟庸先溜溜达达的去祠堂把胡仁彬揍了一顿通透的。
胡仁彬也不知是挨揍挨习惯了,皮糙肉厚了,还是胡惟庸今天心情好,手上松快了一些。
居然惨嚎的声音都小了一点。
好在今天胡仁彬超水平发挥,眼见着自家老爹下手有变重的趋势,立马惨嚎声直接跃升了两个量级。
高音准、中音甜、低音沉,体现的就是一个通透。
胡惟庸表示,今日份的锻炼体验蛮好。
同时,回想了一下的话,发现最近胡仁彬这混账似乎…大概…也许…可能…说不定变好一点了?
至少现在每天胡仁彬读书、写字没断过,虽然字依然丑,书读得仍旧有些狗屁不通,但态度还是出来了嘛。
这样子就已经够了。
能不惹祸、不闹事,就已经很好了。
多余的,那继续慢慢教育就是了。
这让胡惟庸感觉很欣慰啊。
看来棍棒底下出孝子这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当即,气沉丹田、吐气开声,一声爆喝:“逆子!”。
之后,藤条挥舞得愈发虎虎生风了。
而胡仁彬的惨嚎声再次提升了一个量级,连情绪也饱满了不少。
嗯,不错!
揍完胡仁彬后,胡惟庸例行公事一般的再次叮嘱了两句,扭头忙活自己的事儿去了。
昨日里娜娜说要给自己个惊喜,看那神神秘秘的模样,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惊喜。
不过……管她什么呢,这小日子如今是越过越好了,简直赛神仙啊。
尤其是习惯性的负手走到后院,看到那块被插了好几块牌子的田地里郁郁葱葱的秧苗的时候,胡惟庸的心情愈发的好了。
啧啧,有这东西打底,他苟道中人胡惟庸无病无灾混到寿终正寝,绝对无问题啊。
晚间,再次享受了一番厨子精心烹制的美食后,胡惟庸终于见到了娜娜的“惊喜”!
有心了啊!
几个火炉猛烈燃烧之下,暖烘烘的内室里,光脚光腿身着薄纱裙装,隐隐约约露出一截白腻美腿。
纤细的脚踝上挂着一串金玲,一层约等于无的珠帘遮面,扭着腰配着音乐缓缓朝着他走来。
两手张开就能环绕的细腰,在抹胸和薄纱长裙的映衬下,一扭一晃的显得跟软骨动物一般,怎么看怎么晃眼。
最骚气的是,那小巧的肚脐眼里,还贴着一颗在火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的宝石。
妈的,老祖宗一直对西域念念不忘,果然是有道理的啊。
这一夜,老胡,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艺术的魅力。
胡大老爷的小日子越过越红火,而异军突起的陈近南,一首《临江仙》同样传遍了整个应天府。
大庭广众之下挥笔而就,事先也没有什么准备,那自然是可以保证公正性的。
更要紧的是,这首词,真绝啊。
仅仅两三日的功夫,便已经有自应天府往外疯传的趋势了。
无数文人墨客,看着自己手写誊抄的这份《临江仙》心醉不已。
“段兄,这临江仙到底是怎么写出来的?我怎么感觉我这辈子都写不出这等水平的诗词?”
被叫做段兄的,乃是今科学子。
最近一帮子学子,被即将到来的府试备考给折腾的心力憔悴的,故此时不时的就互相约着聚一聚。
这聚在一起,除了聊聊学业之外,最要紧的当然是“士林新鲜事”了。
好巧不巧的,最近几天,士林当中最新鲜、最要紧的事儿,还得是这位“落榜老学子”陈近南所写的《临江仙》。
但凡读过几年书,背过几本唐诗宋词的,就没有不扼腕长叹的。
感叹的内容虽然因为文化水平和素质的不同,会分成“彼其娘之”、“直娘贼”、“呜呼哀哉”、“幸甚至哉”等各种不同。
但对于《临江仙》的欣赏和佩服,那是绝对不会变的。
这不,刚刚聊了几句学业上的问题,就有小老弟迫不及待的朝着桌上相聚的老大哥问起了《临江仙》的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