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隋:我杨俨,继承大统 > 第一百八十章 新兴方案

第一百八十章 新兴方案(1 / 2)

书名:大隋:我杨俨,继承大统 作者:流水的思绪 字数:2350

这一点当然无可厚非。
房玄龄重重点点头,他对于王江非常的佩服。
虽然说赵才确实解决了他们困扰了多年的粮食的问题,甚至还给了他们充足的良田的生产,让他们能够有更多的精力和精神投入到其他的方面。
毕竟他们已经不愁吃穿了。
但是赵才推广的是一方面,王江居然生产出了另外的一种产业模式,甚至他生产出来的那些机器,已经大部分都投入到了生产和应用当中。
他对于王江更加的钦佩和佩服。
因此在听到了杨俨提到了王江的名字之后,他的脸上立刻露出了几分钦佩。
“皇帝陛下,我明白您的意思了。”
杨俨点点头,还是把后面的话说了出去。
“你想想看,如果说咱们有四五个像王江这样的人,那么他们就不用专攻于同样一个领域,他们完全可以配备更多的人才,去对不同行业和领域进行探究。”
“王江现在正在进行烟蒂卷烟机器的生产,但是同样的,他之前也希望能够发展陆地运输,并且更好的研究蒸汽机。”
“但是你看,因为只有他的思维比较活跃,大部分的人都是依靠他的生产来进行后续的推进,所以说没有他领导,其他的项目都没法推进。”
杨俨说到这里,无奈的透出了几分遗憾的神色。
其实这也是他最为感觉到痛苦的地方。
他一直都希望他的大隋朝能够尽快的进行进步,能够有更多的产业链的发展。
但是全部的计划最终都无奈的搁置了。
他明白这并不是手底下的人不想推进后续的发展,只是因为没有那么多的相应的人才。
有了一个王江的出现,已经大大的突破了他的想象。
其他的那些人很少有像王江如此有思维,而且如此缜密的研发者。
他几乎只需要杨俨提点一下,甚至给出了一些基本的方案,他就能够举一反三,立刻把后面的东西全部都安排妥当。
所以说杨俨非常的放心他全部接手科学院的所有事情。
可是其他的人,他却完全没有办法放心下来。
他尝试着让另外的一些人接替王江的工作,去研究蒸汽机。
但是研究了一个来月,却是连一份合理性的报告都没有。
所以王江是独一无二的,杨俨也清楚必须得想办法提高人才的素养,也必须得提供出更多的人才挑选方案,才能让这方面得到充盈。
否则只靠一个王江,那么将来他们的发展只会越发的退步,如果没有了王江的倚仗,他们就像是完全缺了右臂一样,再也没有发展的机会。
一想到这,杨俨就觉得焦虑。
下方的房玄龄格外聪明,他当然也想到了杨俨的顾虑。
他冲着杨俨无奈的叹了口气。
“皇帝陛下,我当然也清楚您的顾虑和想法,可是你也得清楚,我们现在的发展阶段可能还不太适合大四的发展学业。”
杨俨点头,他当然没有想要全部立刻进行发展,他还是希望能够缓步的进行推进。
想到这里,他看着房玄龄。
“那我们先进行一部分的推进呢?”
说完,他点了点现在在学堂。
“现在的学堂里面学的那些知识都颇为比较古板,大部分都是一些有关于诗词歌赋,还有一些关于治国的策论,但是这些东西我觉得还是太过落后了。”
他说着,又指了指农科院和科学院的方向。
“我觉得咱们还需要发展一些这方面的人才,所以你觉得我们能不能让他们两个人出一些试题来,然后散发出去。”
此话一出,房玄龄不由得皱起了眉头,他犹豫了半晌之后才开口。
“皇帝陛下,恕臣愚钝。我没有听懂您的意思。”
杨俨又把自己的想法从头到尾的仔细说了一遍。
“我是想说,咱们能不能让王江和赵才两个人出一些试题来,就比如赵才可以出一些试题来考验那些学子们种植的技术。”
“王江则是可以在一些机械方面,除一些测试题,然后咱们一些东西全部都推出去,让所有的全体大隋年轻人进行解答。”
“如果他们能够答得上来的,那么这些人应该就是有一定实力的,我们就不需要让他们去把自己的精力浪费在田埂间了。”
杨俨说完,心里面不自觉的生出了几分愧疚。
实际上教育应该是平等的,毕竟有些人最开始的时候显得非常的愚钝,甚至很可能还没有任何的天赋的展露。
但是他们后期会随着知识经验的逐渐增加,而慢慢的暴露出自己的天赋来。
但是因为现在他们的发展还达不到那样的程度,杨俨也明白自己只能够循序渐进,暂时不能够揠苗助长。
也不能够立刻的把自己的国家政策变化,万一出现了任何的意外的话,他们可就没办法收场了。
想到这里的杨俨立刻看着面前的房玄龄,说出了自己接下来的打算。
“所以我是想着,等我们把这些课题发下去之后,如果说那些人能够答的上来,那么我们就尽量的减免学费,让他们能够在学堂里面学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