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隋:我杨俨,继承大统 > 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的选拔政策

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的选拔政策(1 / 2)

书名:大隋:我杨俨,继承大统 作者:流水的思绪 字数:2358

房玄龄这么静静的看着皇帝陛下,过了好半晌才开口。
“皇帝陛下,你是认真的吗?”
杨俨重重点点头,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当然是认真的,这种事情我还会跟你开玩笑吗?我只是希望你能明白一点,我们只有尽快的发展这些行业和方面,才能够造就更多的人才,为我们大随所愿。”
房玄龄思考了片刻之后,抬头看着杨俨。
“我觉得,有必要进行实施。而且现在咱们的国家国库已经充盈了,确实可以拨出来这一方面的资金,用来挑选人才。”
房玄龄完全没有想到,杨俨居然会实行这样的策略。
要知道在他们的这个朝代,大部分的权利还是集中在那些少数的一些世家和朝臣们的手中。
这些人当然不愿意放掉自己手里面的权利。
他们希望能够掌握越多越好。
所以说他们都把自己的后代送到了学堂当中,让他们尽可能的读书,从而将来有当官和继承自己的可能。
不过如果杨俨后面的政策一旦实行,那么将来除了这些学子以外,像是农科院和科学院,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些人口中炙手可热的两个地方。
已经有不少的官员想把自己的子孙塞到里面去了。
但是因为赵才和王江两个人的原因,他们挑选人才有自己的一方面的考量和打算,他们两个压根就不接受这些朝臣们塞过来的人。
所以说那些朝臣们苦于此已经很久了,他们甚至有的已经开始想方设法的准备进行贿赂他们身旁的人。
房玄龄当然知道这些,他只能无奈的叹气,并且接受这个现象。
因为他明白,这是发展的必然。
但是如果按照杨俨现在的方法来进行推进的话,那么也就意味着彻底堵死了这些大氏家族们的路。
甚至让他们再也没有办法只是把自己的人塞到里面去,他们会和全体的大随上下的普通民众进行竞争。
而且房玄龄也知道,那些在泥土间生长出来的人,他们有的一些确实有着无与伦比的智慧。
而且他们只不过是大部分因为没有权势,最终被搓磨到了乡野之间,再也没有了崭露头角的机会。
杨俨很显然是想要给这些人一些出头的可能,并且让他们有机会能够展现出自己的能力来。
房玄龄无奈的揉了揉自己的头。
他既为杨俨的政策而感觉到开心和兴奋,毕竟这也就意味着将来有更多的人才,会不拘一格的收拢到他们的国家当中。
但是同样的,这里面的勾心斗角很可能会更加的复杂。
这些人才所要面临的挑战可能比现在要更多。
不过既然杨俨都已经有这个想法和有这个胆量,能够接受这些挑战了。
那么他当然也不会因此而认怂,既然杨俨都已经做好了接受挑战的打算,他当然也会在后方做好布局,权力的支持皇帝陛下后面的所有想法和方案。
杨俨试探性的询问了房玄龄一句。
“不知道你是怎么考虑的呢?”
他其实觉得自己也确实有些冲动了,这种事情直接说出来的话,确实会让这些朝臣们无法接受。
毕竟他也清楚,这些朝臣们更愿意把权力都集中在自己的手里,和后代们的手中。
就连皇权也是尽可能会传给自己的子嗣。
杨俨想了想,其实他更愿意将来把皇权的制度给打破,看看能不能任贤而不是认亲。
不过现在说这一切还是太早了。
毕竟现在这个朝代和时代的限制的原因,如果不尽快的进行皇权的集中,让所有的人都听从自己的命令和号召,那么他的很多政策都没有办法实行下去。
他的一些现代化的计划和讨论都会被搁置,要知道他可是充分的经历过现代社会那些各种各样的部门和机关互相推卸,互相制约的人。
所以说他心里面清楚,如果想要尽快的把自己心中所想的那些全部都推出去的话,那么就只有一个方案,就是皇权集中。
也只有这样的,他的命令才是真正的圣旨,才能让更多的大臣们听从他的指令和号召。
否则一旦现在改变制度,那么将来很可能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他们的国家也就不用发展了,他在这里的时间也可能就只会浪费在蹉跎如何进行后续的社会分布和安排上。
因此他只能暂时把这个计划搁置,看看能不能等到自己百年之后再有机会进行实行了。
想到这里,他立刻招呼着身边的房玄龄。
“房玄龄,你给朕一个回答,你觉得我的方案可以实行吗?”
房玄龄现在已经彻底的缓过神来,他冲着皇帝陛下重重的跪了下去。
“皇帝陛下,我相信您的策略一旦实行下去的话,那么我们将来国家的人才只会越来越多。而且我们的权利也不会只集中在少部分的人的手中。”
说到这,他又露出了几分无奈和愁苦的神色。
同样的里面也涵盖着几分担忧。
“但是你也得明白,这样的话很可能会惹得咱们朝廷动荡,将来想安抚那些权臣们可能不太容易。”
杨俨当然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