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 > 第一百零五章 到底多大仇,非灭日本不可?

第一百零五章 到底多大仇,非灭日本不可?(1 / 2)

书名: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 作者:剑西来 字数:2618

刚刚还有些嘈杂的朝堂之上,此刻已经变得寂静空旷,唯有刘伯温的声音,在大殿内轻轻回荡。
“这一次,登陆日本岛的元朝远征军,遭到了更顽强的抵抗。首先是统帅被俘虏,杀死,几名蒙古高级将领也相继阵亡。”
“战斗持续了一个多月,远征军的损失已经超过三分之一。”
“日本早有防备,沿海滩构筑起一道坚固的石墙,让元军在石墙前屡屡铩羽,直到粮草耗尽,不得不再次狼狈撤退。”
这!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
如果说第一次失败,还有些轻敌的因素在内。
那么第二次远征,元朝已经取得中原政权,兵强马壮,筹谋妥当,却再一次被打得丢盔弃甲,这是什么缘故?
不过是小小的一个日本国,会有这么难?
那正好!别打了呀!
陛下,您听到了吗?
现在我大明刚刚建国,有多少大事要处理,甚至可以说是立足未稳,又刚刚经历一场声势浩大的北伐战争,更应该好好与民生息。
哪能年年都打仗啊!那岂不成了穷兵黩武?
数道目光,闪烁隐晦地,射向朱元璋,希望皇帝可以回心转意,放弃攻打日本。
明摆着的,收获跟付出,根本就不成比例,完全不理解为什么要打,打了有什么好处。
朱元璋亦是微微皱起眉头。
刘伯温说的那些,前元两次攻打日本失败的细节,他之前也是未曾听闻,但是以他半生跟元朝作战的经验,敏锐地感觉到,这其中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日本岛,区区弹丸之地!
哪怕是跨海登陆作战,以元朝骑兵的强悍,如果连这么个土坷垃一样的地方都打不下来,哪还有版图巨大的蒙古帝国?
只有亲自跟蒙古人交战过的朱元璋,才知道他们的战力何等惊人。
倘若不是那时候早已内忧外患,完全失去了民心,导致国内起义军风起云涌,光凭朱元璋自己的力量,绝无可能掀翻这样一头庞然大物。
那这两次失败里,到底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陛下!”刘伯温一触及朱元璋的眼神,浑身微颤,不敢有丝毫隐瞒,连忙补充道:“元军两次攻打日本,除了对日本国的战力有所低估,再加上对方有了充分的迎战准备之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两次出征,元军舰队都遭受到猛烈的飓风袭击,损失惨重。史书记载:舟坏且尽,军士嚎呼溺死海中无数。日本国人,将其称之为‘神风’!”
啊!
还有这等事?
朝堂上的文武群臣,纷纷露出惊讶的神情。
这种怪力乱神的东西,向来是极其神秘,让人心生敬畏的。
若说一次飓风,还可以说是巧合偶然。
两次都遭逢飓风?
那么难道那个跟大明一海之隔的岛国,还真的有什么邪门的方式能够呼风唤雨,或者是受到天道庇护,才在关键时刻降下神风,以此来挡住了气势汹汹的元朝远征军?
不管是哪种情况,似乎都可以作为日本国不宜攻打的重要因素。
难道,这都还不能劝住皇帝陛下吗?
刘伯温已经毫无保留,户部尚书更是犯颜直谏,再加上文武百官,在金銮殿上齐刷刷跪倒一片,无声地沉默着,等待皇帝收回那个明显不符合大明利益的决定。
就算要打,也不是现在吧!
到底是什么人,在陛下面前进了什么谗言,让陛下忽然就对遥远的日本国动了征伐的念头。
简直是其心可诛!
“单爱卿。”
朱元璋神色始终平静,看不出喜怒,忽然点名,让跪倒群臣中的某人身躯颤抖了一下,连忙高声叫道:“臣在!”
工部尚书,单安仁。
“督造海船的事情,推进得如何了?”朱元璋一开口,群臣的心就凉了半截。
看来,还是要打!
到底多大仇啊……就非得灭了这个日本国不可?
“启禀陛下!”单安仁自然是不敢怠慢,连忙说道:“奉旨以来,我工部在大明境内寻觅能工巧匠,绘制图纸,设计舰船结构,已经万事俱备,随时都可以打造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海上舰队!按照陛下的要求,这样的舰队足可以扬威四海,让大明的光辉照耀到更远的地方。”
哦?
朱元璋听到这样的好消息,顿时露出笑容。
在秦枫的心声中,朱元璋听到了“土豆”这种神奇的作物。
据说,随随便便,就能亩产几千斤!
哪怕是现在的淳化县,在灌溉新法的加持下,经过两年的不懈奋斗,亩产粮食最多也就是大几百斤而已。
土豆竟能达到几千斤,甚至上万斤?
这样的东西若是在大明铺开,所有的老百姓,都能吃饱肚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