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 > 第一百零六章 大航海的恐怖花费

第一百零六章 大航海的恐怖花费(1 / 2)

书名: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 作者:剑西来 字数:2535

“立刻开始打造!”
朱元璋一挥手,从王座上占了起来,意气风发地说道:“工部尚书单安仁,勤恳任事,勇挑重担,朕心甚慰!现命你立刻督造大船,越大越好,朕要先攻日本,再下西洋!”
嘶!
朝堂上一片倒抽凉气的声音,没想到这位英明神武的铁血帝王,竟然图谋如此之大。
大明的江山,才打下来不到三年啊!
竟然……又要启航出海,扬威于海外?
开疆拓土,的确是历代君王追求的绝大功绩,但……世间的任何事情,过犹不及啊!
若是操之过急,必遭反噬。
单安仁!
你不思好好劝谏,反而只知道溜须逢迎,真是太无耻了!
无数人虽然不敢在皇帝面前放肆,但却都对工部尚书怒目而视。
却见单安仁不慌不忙,又在地上磕了个头,从容说道:“臣,单安仁,领旨!只是督造大船之事,需要户部拨款,不知杨大人这边,能调集多少资金,用作我大明航海舰船的打造?”
要钱?做梦去吧!
户部尚书杨思义一听,白胡子都吹起来了,把头发花白的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一样,连声道:“没钱!我可没钱给你!”
这不是哭穷,是事实。
去年大动干戈,肃清北元残余力量,固然是扬我国威,但那一场大仗打下来,本就是百废待兴的大明朝,直接陷入亏空境地,倘若不是因为灌溉新法而迎来的全国大丰收,说不定直接就能引发国内的起义民变!
要知道,这可才开国两三年的光景,若是就有民变,那简直是大凶之象!
户部尚书杨思义,一边由衷感激那个首创了灌溉新法的淳化县县令,一边祈祷着皇帝不要再搞事情了,让这个大明朝,好歹多歇个几年吧。
这……
单安仁露出为难的神色,搓了搓手,将求助的目光投向皇帝。
明摆着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钱造什么船?
唔!
朱元璋的满腔热情,被杨思义一盆冷水浇灭了大半,不由得十分扫兴。
但他也知道,这位杨老尚书殚精竭虑,绝无私心,只是为了大明的钱袋子操劳,短短两年光景就仿佛老了十几岁,看上去也是让人心中不忍。
朕,就真的这么穷吗?
朱元璋有些烦躁地吐出一口浊气,皱眉望着单安仁,询问道:“单爱卿,打造你刚才说的,能够远航深海的巨大舰船,需要费用几何?”
“启禀陛下!”这次,单安仁显然是早有准备,很顺畅地答道:“按照目前的图纸设计,规模最大、设施最齐全的旗舰,大约需要白银八千两,次级的护卫舰船,大约需要三千两到五千两不等。若是组成足以航行深海,补给充分,可以应对各种极端情况下的大明无敌舰队,至少需要大小船只五十艘以上,合计需要白银,大约三十万两。”
噗!
多少?!
整个朝堂,包括朱元璋在内,所有人都是目瞪口呆。
能在这个位置上的,哪有蠢笨之人,全都是个顶个的人精!
只是一瞬间,所有的文武百官,都理解了工部尚书单安仁的用意。
哈哈!
妙啊!
还得是你,单大人!
刚才,咱们真是错怪了单大人啊!
瞧瞧,人家单大人的劝谏方式,这才叫有理有据,既能拒绝皇帝的无理要求,又能顾全君王的脸面。
有点东西!真的是有点东西!
陛下,您听到了吧?
这样的一支舰队,需要三十万两白银!
别说现在的大明了,就算去年未曾北伐之前,要拿出这样大的一笔巨款,也绝非易事。
单安仁感受到那些目光的变化,不由得心中得意,心想你们懂什么,劝谏皇帝这个事,还得靠我吧?就算是诚意伯刘伯温,都没做到的事情,今天我要做到了!
“启禀陛下。”单安仁趁热打铁,继续说道:“事实上,宝船建造的费用,在出海远航费用的比例里,根本不算什么,后期的维护、养护费用,每年都要耗费十余万两白银。”
“人员费用,更是消耗惊人!若是按五十艘巨舰,每艘巨舰上配备500名训练有素的士兵来计算,按照士兵年俸禄十两估算,这些专门用于航海的士兵,每年消耗军费就要达到三十万两左右!”
“再加上伙食费、装备费、训练费、日常损耗费用……”
“陛下,要打造这样的一支仅有五十艘舰船组成的远航船队,每年消耗的白银,接近百万。”
噗!
朱元璋心态崩了。
虽然对远航烧钱这个事情,并非没有心里预期,但万万没想到,这样算下来,竟然恐怖到这个地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